每到即將歲末的時候,編輯部都在緊張地為“《詩選刊》·中國詩歌年代大展”而忙碌,對于我們這像是一個節(jié)日。面對數千份年度詩歌的精品,我們感受到了詩歌帶給我們的滿足。前些天,我把自2002年以來“中國詩歌年代大展”的目錄和卷首語整理在一起,那個時候我突然感到,定力、持續(xù)和積累對于一個詩人和對于一個刊物意味著什么。
本年度的詩歌大展,我們依然堅持著我們既定的選稿標準:“詩人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作品的價值和個性;持續(xù)的作品生命力和恒久感;詩中展示的詩人的境界、品位和尊嚴”,堅持著我們對先鋒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一貫褒揚,堅持著我們對經典性的尊敬。同時,在編輯“2007·中國詩歌年代大展”時,我想到了以下幾個關鍵詞:
1、高度。寫到這里我想到了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字字珠璣。而今人之詩論,繁雜而高蹈,未有其之一毛。如其論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婉?!贝朔N境界和高度,亦應該是當今詩人之追求。詩歌和詩人如果沒有高度,難以成器或難成大器。詩歌所具有的藝術上的高度和品質,是我們編輯“中國詩歌年代大展”考慮的重要因素。
2、 變化。沒有變化就等于沒有創(chuàng)造,而沒有創(chuàng)造對于一門藝術是可怕的。每年尤其是今年,我們在入選名單上都有較大地調整,就是為了鼓勵和渲染才情與創(chuàng)造。讓我們的詩人群體總是處在穩(wěn)定的變化中,會使得詩歌具有活力。
3、個性。個性是一個好詩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藝術上,我們不主張趨同,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詩歌創(chuàng)作是最自由、最個性化的思維活動,我欣賞差異和不同。按照我的詩歌理想,每一個好詩人都應該是極富個性的,他們各具特征的創(chuàng)作和文字都應該是無可替代的,這當然有些苛求,但直接影響著我們編輯“中國詩歌年代大展”時的思路,這一點毋庸諱言。
4、沖撞力?;蛘呓凶鰶_擊力。今年組稿時,我對許多來稿的詩人提到過這個詞。如果詩歌沒有對人內心的沖擊力,如果詩歌不是能夠打動人、感染人的生存史、情感史和心靈史,如果詩歌再不能給人適度的震撼,那還要我們的詩人干什么?我們需要,但我們真的不缺少淺情薄愛的那些“詩歌”,那些無聊的所謂“詩歌”是媚俗還是在那里輕薄?可能我們無力做到,但怕的是我們由于越來越淺薄、越來越浮泛的詩歌環(huán)境使我們最終喪失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沖撞力的意識和能力。中國詩人不能僅僅像是一些被人推來搡去的殘男濫女的形象,詩人自己不自重,不警醒,那將非??膳潞涂杀?。編輯本期時我們非常強調“沖撞力”,就是為了展示詩歌的內在的底蘊和銳氣。
此外,本年度大展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是我們把“90年代出生的詩人”的作品推到了前沿,如同我們最初對“80后”一代的關注一樣。我們認定了他們具有的才情和潛質,以及他們詩歌本身展示的個性和前衛(wèi)精神,當然這些孩子的較為單一作品風格以及作為一個整體的成色還不夠成熟,其實天才式的跨躍和成熟總是特例,我們對他們有所期待,是他們今后的所有可能。我還想說的是,隨著網絡等前沿科技的發(fā)展,必然會催生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坦率地說,這究竟是什么形態(tài)的藝術形式,我至今也說不清楚,但已經看到是,它已經對傳統(tǒng)的小說、詩歌、散文等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我們也從“90年代出生的詩人”的作品中感受到了這一點。
2007年,已經是我們編輯“中國詩歌年代大展”的第六個年頭了,讓我們祝福詩歌,祝福我們各自的文字——真正的詩人把這些視為生命。
祝大家歲末愉快。
2007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