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姚江平,1966年2月生,山西黎城人。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學(xué)生時期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主要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先后在《詩刊》《星星詩刊》《詩選刊》《黃河》《當(dāng)代詩歌》《九州詩文》《大眾詩歌》《農(nóng)民日報》《山西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國內(nèi)30余家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xué)300余首(篇)。200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詩集《夜的邊緣有一棵樹》,2005年,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詩集《必須像一個人》。作品曾多次獲獎,2004年獲《黃河》優(yōu)秀詩歌獎,2005年,獲趙樹理文學(xué)獎。2005年10月,參加了詩刊社在南疆舉辦的第21屆“青春詩會”。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在長治縣法院工作。
西藏,高高在上
西藏,我內(nèi)心的珠穆朗瑪
你高高在上,圣潔闊遠
雪山,圣湖,寺院,喇嘛
經(jīng)幡隨風(fēng)而舞,牦牛席草而居
展翅的雄鷹,嬌艷的格?;?/p>
還有那神秘的活佛
有一天,我會走近你嗎?
欲望,夢幻
把你一遍遍的推進我的靈魂
藍天蓋我,圣水浴我,高原的陽光撫摩我
在你的懷抱里我開心大笑,放聲大哭
法力無邊,在你的經(jīng)書里,我
雙目微閉,禪然入定,坐成一塊石頭
在唐古拉山口
時間:8月2日下午3點53分
地點:唐古拉山口
海拔:5231米
事件:我和一只鷹相遇相隨
執(zhí)意要找到我,它一直貼著火車飛翔
在我靜靜的暇思中,在我把目光從
遠處的雪山收回來的一瞬間
我看見了你:一只鷹
就在我的左側(cè),飛的是那樣低
低的我看到了它一根根的羽毛
它的眼睛是那樣的攝人魂魄
點點頭,眨眨眼,忽閃忽閃翅膀
老朋友相見的所有禮節(jié)都一絲不茍的演示在藍天下
我和一只鷹相遇相隨
一只鷹引領(lǐng)著我進藏
在透明的空氣里,飄動著
一種金燦燦的聲音
我是在布達拉宮聽到這種聲音的
透明的空氣里,一種金燦燦、亮堂堂的聲音
擊穿我的心臟,這不是
念經(jīng)的聲音,也不是祈禱者的吟唱
青稞粒在滾動,接近于神的一詠三嘆
更有點酥油茶的味道;一條純凈的河流
在晚霞里流淌,飄渺,靈動,率真,野性
草尖上的晨露,瑪吉阿米的眼神
原生態(tài)的草本氣息,進進退退的姿勢
上上下下舞動的手臂,不是
飛天的壁畫,卻讓我凝聽到了藝術(shù)的秘語
從這塊玉米地到那塊
玉米地
小小的路兩旁長的是玉米
兩塊玉米地中間是一條小小的路
有一只螞蚱從這塊要蹦到那塊玉米地
正常情況下只需要三跳
一跳,離開玉米地
二跳,躍過路中線
三跳,到玉米地邊
這樣的練習(xí)每天它不知道要重復(fù)多少次
就像池塘里的小青蛙一樣
跳上岸,跳下水,再跳上岸,再跳下水
一個傍晚,在玉米地里鋤草的父親剛走出地埂
小螞蚱的第二跳就落到了他帶著濕土的腳趾上
小螞蚱的腦袋撥楞了幾下
似乎想跳,沒跳
它抬頭看了看滿臉笑紋一動沒動地站著的父親
小螞蚱調(diào)皮地輕輕蹦下父親的腳趾頭
雙腳落在地面上,眨巴眨巴了眼
停留了足足有三秒鐘
才開始它有生以來
從這塊玉米地到那塊玉米地的第四跳
守候
守候在秋天的深處,我無語而言
一個人的帝國把天空壓的很低
從這棵樹到那棵樹之間飄落著的是一片一片的黃葉
成熟的玉米或走在回家的路上
或佇立在田野里,姿態(tài)有點悲傷
不要說秋天老了,天不會老
老去的是時間,還有沉默
油菜花
開在2050年的春天
油菜花開了,開在2050年的春天
溫熙的陽光下,一只只蜜蜂
多像一群快樂的孩子,在花叢中
飛啊飛,小小的翅膀馱載的幸福
不是一首詩可以容納的
坐在門檻上的兩位老人
透過相握的手指感受著歲月的舞蹈
想想飛過早晨的兩只鳥兒
想想無聲地燃燒在雪地里的兩行腳印
想想空谷中一只蟬的歡叫
還有那林間七彩的光線
山坡上一朵野花的記憶
海邊沙灘相依相偎的身影
戈壁胡楊千年不朽的誓言
雪域高原圣潔的天籟之音
人老了,風(fēng)燭殘年,牙沒了,頭發(fā)白了
皮膚發(fā)皺,骨頭發(fā)脆
唯有那眼神還是那樣耐人尋味
嘴角露出的笑還是那樣純真
就像兩株老油菜,嬌艷的把花開在
2050年的春天
在活著的時間里,我躺下
在活著的時間里,我躺下
閉上眼,體味我的百年之后
就像我走在夏天的綠蔭里
想像冬天的一場大雪
那棵站在田野上光著身子的樹
只有風(fēng)在它的枝杈間跑來跑去
我的眉毛,被誰輕輕撫摸
一聲民謠,在我的耳邊響起
我仍然不想睜開眼
我不想讓泛濫的時間
把天籟的事物劃出一道深深的傷口
迎著風(fēng)吹來的方向
迎著風(fēng)吹來的方向,我走向你
走近你,天是干凈的,白白的云
飄在你我的頭頂,有幾只鳥兒飛過
輕松,自由,心里吟唱的民歌
像田野上正在生長的玉米
盡情的展示著生命的和美
記憶被一層層打開,幸福一點一點的
靠近你我的身體,如同細小的毛發(fā)
柔軟的貼在肌肉里,生日,履歷
個人愛好,夢想,希望,期待
在每一個含露的早晨,如一棵樹
張開手臂,迎風(fēng)搖曳
來自天堂的聲音讓我們一遍遍的打開窗戶
回故鄉(xiāng)
回故鄉(xiāng)吧,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
回到有玉米有大豆有葵花有谷子
有雜草有飛鳥有螞蚱有蚯蚓的故鄉(xiāng)
回故鄉(xiāng)吧,回到一座大山里
峽谷的風(fēng)吹著我的衣衫
夜里的露水打濕我的鄉(xiāng)間俚語
回故鄉(xiāng)吧,回到一盤土炕
回到一頭毛驢拴著的磨盤
回到一首詩帶著牧歌的韻調(diào)
回故鄉(xiāng)吧,讓月亮抱著我的影子
讓松鼠牽著我的幸福
讓我的一聲咳嗽迎接那片飄在頭頂?shù)难┗?/p>
(選自姚江平博客《必須像一個人》)
○評論:
姚江平的詩歌寫作拋棄了任何理論的預(yù)設(shè)或觀念的介入,他通常從直接的生命體驗出發(fā),經(jīng)由情感與心靈的過濾、凈化與提升,營造出一片純粹、優(yōu)美的詩意空間。姚江平的詩歌充盈著人性的光輝,他的詩歌普遍具有一種審美感動的藝術(shù)效果,舉凡詩人所目睹、所經(jīng)歷的人事景物,在他筆下都呈現(xiàn)出審美體驗的狀態(tài),并以其細膩的審美情感紋路的勾勒不知不覺地感染著讀者,打動著讀者。
——譚五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