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隱含條件;誤區(qū);方法;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7)11(A)—0053—01
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解決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中隱含條件準確定位能力、識破“陷阱”的能力、跳出解題誤區(qū)的能力?,F(xiàn)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典型題學生易錯原因分析如下,與同仁們商討。
一、審題不清,忽略隱含條件,導致解題誤區(qū)。
例l. 質(zhì)量、初溫均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先將甲放入一杯熱水中,達到熱平衡時,水溫下降了8℃;將甲取出后,再將乙投入這杯水中,達到熱平衡時,水溫又下降了8℃。若不考慮熱損失,則()
A. C甲>C乙 B. C甲 C. C甲=C乙 D. 無法確定 此題中具有一個重要的隱含條件,甲、乙兩物體與這同一杯水熱平衡時的溫度是不同的。許多學生往往被兩次“下降了8℃”引向“誤區(qū)”,只考慮到Q甲吸=Q乙吸,錯誤地選C。解此類問題關鍵抓住“水溫下降了8℃”這一重要條件,比較甲、乙兩物體的末溫度,末溫度高者,比熱容小,末溫度低者,比熱容大,從而推導出甲的末溫度高于乙的末溫度則甲的比熱容小于乙的比熱容。故正確選項為B。 二、受思維定勢影響,忽略隱含條件,導致解題誤區(qū) 例2. 有三個定值電阻R1、R2、R3,已知R1∶R2∶R3=3∶2∶1,將它們并聯(lián)后接在某一電路中,則各電阻的電功率之比P1∶P2∶P3為() A. 1∶2∶3B. 3∶2∶1C. 2∶3∶6D. 1∶1∶1 看似簡單的一道選擇題,往往由于學生的思維定勢,認為在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各支路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聯(lián)系P=UI,錯誤地選擇A。正確結(jié)果應為,根據(jù)P=UI,I=U/R,則P1∶P2∶P3=U2/R1∶U2/R2∶U2/R3=1/3∶1/2∶1/1=2∶3∶6。故應選C。 三、誤入“陷阱”,忽略隱含條件,導致解題誤區(qū) 例3. 王明同學家的電爐銘牌模糊不清了,為了測出電爐的額定功率,他讓家中所有的用電器都停止工作,只接入電爐讓其正常工作,然后觀察家里配電盤上正在運動的電能表,電能表上標有“3000r/kw·h”,利用手表計時,發(fā)現(xiàn)1分鐘電表盤轉(zhuǎn)了50轉(zhuǎn),那么: (1)電爐的額定功率是多少? (2)王明同學覺得電爐使用不方便,想對電爐進行改裝;使電爐的功率可以為額定功率,也可以為額定功率的1/4,請你利用一個開關和一個定值電阻幫助他設計一個電路,畫出電路圖,并計算出定值電阻的大小。 對問題(1)的解決學生很容易辦到。對問題(2),很多學生會陷入“并聯(lián)分流”這一歧途,而將定值電阻與電爐并聯(lián),認為分擔掉部分電流,電流減小,電爐功率減小,設計出圖1所示電路。結(jié)果電爐的功率沒有減小。學生思路受挫,因為不少學生認為,串聯(lián)時開關沒法處理,短路知識的靈活應用可解決這一問題,正確的電路設計為圖2所示,開關閉合時,電爐正常工作,開關斷開,電爐的功率減小。電路設計的正確與否,是解這道題的關鍵所在,設計出了正確的電路圖,問題便迎刃而解。 四、關系不清,忽略隱含條件,導致解題誤區(qū) 例4. 某同學家中的照明電路上,有兩盞正在使用的白熾燈泡甲和乙,若乙燈比甲燈亮,則() A. 乙燈的燈絲電阻一定比甲燈的大 B. 乙燈兩端的電壓一定比甲燈兩端的大 C. 電流通過乙燈做的功一定比甲燈的多 D. 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乙燈的電荷量一定比通過甲燈的多 學生由于忽略此題中關鍵的一個隱含條件“家中的照明電路”。家庭照明電路各燈的正確連接為并聯(lián)。一些學生將此條件忽略,而錯誤地選擇B,甲、乙兩燈的電壓相等,根據(jù)電流的定義,正確選項為D。 五、缺乏推理,忽略隱含條件,導致解題誤區(qū) 例5. 某同學把開關斷開的臺燈插入插座時,原來室內(nèi)亮著的電燈全部熄滅。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家中的保險絲熔斷,造成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A. 臺燈的功率太大B. 臺燈的燈座短路 C. 該插座原已短路D. 臺燈的插頭短路 分析該題時,先應明白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有兩種情況:短路和電功率過大。開關斷開的臺燈,說明不是開關以后的燈絲等電路問題,則故障出現(xiàn)在插頭處,這里隱含著家庭電路的連接方式,插座與其他用電器并聯(lián),未插入插頭時,保險絲未熔斷,故正確選項為D。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