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一般很忌諱跟別人正面交鋒,更不愿意當面讓別人下不了臺。即使同事之間為了工作有不同意見,他們也總是表達得十分委婉。他們會這樣說:你的意思我理解,非常好。我不是想要跟你爭論,我只是想說如何如何。當然這是我的看法,你也可以不聽,一切由你決定。
讀書時喜歡跟老師同學爭來爭去,并且得了理就不讓人的我,剛聽到這話時以為說話的人有點理不直氣不壯,所以就不把他的話聽進耳朵里。慢慢地才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是用這種委婉的風格在說話。于是才明白,這原來是另一種游戲規(guī)則。
他們也懂得體貼。如果你錯過了一個派對,第二天去問參加的人,派對開得怎么樣。就是那派對High到了天上,他也會輕描淡寫地告訴你,一般般啦,跟其它的派對差不多。他不愿意讓你沮喪和后悔。甚至連那罵人的話,他們也總是想方設法拐著彎說出來,讓你云里霧里地摸不著頭腦。
有一次我坐長途汽車,車上座位的靠背很矮。我的后座是一個看上去很有教養(yǎng)的老太太。汽車穿過美麗的山區(qū),公路兩旁綠樹參天。正在暗自陶醉,那老太太笑瞇瞇地把頭湊過來,問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得到回答以后,她就開始夸我的黑頭發(fā)非常漂亮。我傻得以為人家真的是在夸我,很有禮貌地向老太太道了謝。
過了一會兒,她又湊過來,跟我說外面的風景真美麗,又夸我的頭發(fā)很好聞。我于是提高了警惕。我想,我這幾根頭發(fā)哪里值得這么夸,她這么一再來跟我搭話一定還有別的原因。我回過頭,心里立刻明白了。原來我的又黑又好聞的長頭發(fā)越過了椅背,侵入了她的空間。在她的眼皮底下隨著車子的顛簸搖來晃去。雖然只是一叢頭發(fā),但人家看著總是不舒服。我想換了我也一樣。我于是把頭發(fā)摟成一把,放到胸前,并向她道了歉。這回輪到她笑瞇瞇地向我道謝了。
接下來的時間我就暢想,如果我在那老太太的處境,我會怎么辦。第一是無所謂。第二是,或許我會做出一些動作,碰到前面人的頭發(fā),讓她感覺到她的頭發(fā)有點礙我的事。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這老太太的方式讓人感到舒服,不傷和氣,就是有點智力測驗的意思。
還有一次朋友生病住院,說想喝雞湯。我用小火把雞湯慢慢地熬出來,還加了枸杞子、黃芪之類的東西,看上去補得一塌糊涂。送到病房里,雞湯還是燙的,朋友吃得歡天喜地。剛剛吃完,主任醫(yī)生推門進來。他吸吸鼻子,笑瞇瞇地說,好香啊,讓我想起中國飯店了。
我和朋友都是多年媳婦熬成婆,自然明白他的話外音,醫(yī)院里的病房成了中國飯店,這是在拐彎抹角地批評我們污染空氣呢。于是趕緊一邊跟他打招呼,一邊把窗子打開通風。主任醫(yī)生于是很高興,坐下來跟我們聊了很久。
當然,你完全可以把這些話當成好話聽。這些人決不會生氣,也不會跟你計較。就像武林高手隨手試人一招,你一抬胳膊,人家就知道你一點內(nèi)功也沒有,和他根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也就懶得跟你一般見識。就像洪七公剛見面就嫌人家郭靖呆頭呆腦沒悟性,要不是黃蓉變著法子給他做好吃的,他根本理都不會理郭靖,更不用說把“降龍十八掌”教給他了。
我覺得歐洲家庭教育好的女孩子,從小就學會了這一招。她們既會拐著彎罵人,更聽得懂拐著彎的罵人話。這樣的女孩子讓人覺得很有禮貌,很溫柔,舉止得體,還善解人意。因此她們的機會就比那些只會眉目傳情,見人就撒嬌的金發(fā)美女們多出很多。
發(fā)稿/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