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鼓吹人權至上,愛屋及烏,人類的一些“好朋友”也獲得了法律的蔭護。應該說維護這些“好朋友”的權益美國人做得不賴,執(zhí)行得頗為自覺。旅美時期,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見到這樣的情形:車輛突然停止前進,也不鳴喇叭,為的只是讓那些又肥又笨的成年野鴨帶著它們的孩子們大搖大擺地橫穿馬路;公園里的松鼠哥兒,一見游人的攝像鏡頭就上躥下跳,賣弄風騷,“來一張,再來一張”;廣場上的鴿子更是肆無忌憚,飛落在人們的頭頂;“國鳥”、“州鳥”等宣傳圖片遍布城鄉(xiāng)各個角落,就連垃圾箱邊也豎立著它們可愛的形象,還煞費苦心地吊起一串五彩繽紛的氣球,或插上幾面色彩斑斕的小旗;至于人遛狗、狗追人,人狗同車兜風、同桌聚餐、同榻休眠、同池沐浴等等更是習以為常,成了美國社會的普通現(xiàn)象。美國的狗在人類的好朋友中有“上賓”之稱,是最受尊重、最不可冒犯、最需要舉案齊眉的。
然而,把狗權差不多已抬到與人權同等高度的美國也有不光彩的一面。說出來恐怕會使許多崇尚狗權的美國人丟了面子,那就是打著神圣的狗權的幌子侵犯他人的權益。
一天夜間,我與一位華裔美國友人在洛杉磯循著一條林蔭道漫步。林蔭道半邊是水泥路面,半邊是草地?;椟S的路燈下,附近有不少人影狗影在晃動,我就把話題引到遛狗上,說休閑方式之高雅莫過于遛狗了,牽著這最善解人意的生靈這遛那遛,讓它圍著你搖頭擺尾“汪汪”不休,雖在夜間也絲毫不覺寂寞了。友人點頭稱是。我問,那你何不也養(yǎng)一條,時常帶出來遛呢?友人說,不行,太勞心了,你想想,要申領執(zhí)照,要喂養(yǎng)伺候,要定期送它去寵物醫(yī)院注射疫苗、做體檢等等……說到這里,前面忽有一位摩登女郎步姿優(yōu)雅地牽著她的愛犬在水泥路和草地之間以s形的路線開遛過來,友人一聳肩膀,把話咽住了。
“Good night!”打照面時,女郎彬彬有禮地向我們道了個晚安,那狗也風度十足,擎起前爪向我們致意。于是我們趕緊回禮,向人與狗分別說“Good night”。
女郎和狗繞過我們繼續(xù)向前,不再遛出s形。這時,駐足回望的我突然發(fā)現(xiàn)四下里有更多人影狗影紛至沓來,便不無羨慕地嘆道:“興致真高!想不到夜愈深,遛狗的人愈多?!?/p>
“是的,遛狗的黃金時期到了。你看他們遛狗的路線都鬼鬼祟祟,走著s說明動機不純?!庇讶艘粋€嗤鼻,拉起我迅速前行,把他剛才不屑養(yǎng)狗的原委吐了個痛快:“你知道不,凡這時候出來遛狗的,十之八九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趁著天黑把狗屎‘遛’到別人的領地上去。平時,那些狗和它們的主人在自己的領地里都有見不得一丁點齷齪的潔癖,所以主人白天外出總要擔心自家的狗是否能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經(jīng)得起考驗,恪守‘不準在家里拉屎’的規(guī)矩,而賦閑在家的狗則在煎熬中竭盡全力表現(xiàn)它的忠誠。你想想,這于人于狗是不是都已經(jīng)夠受的了?但更夠受的還在后面,就是主人下班后與狗一起苦等解決問題的黃金時間的到來。天沒黑透,狗權再大也總不好明目張膽地凌駕于他人權益之上吧?所以在那幾個時辰里,狗和它的主人都只能夾緊尾巴干等再干等……”
“哦,照你這么說,夜間遛狗倒成了遛……”我“屎”字還未出口,腳下已覺粘粘地一糊,險些在水泥路面和草地之間跌個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