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和向日葵邂逅,我羨慕它有著高貴的頭顱。它神秘地告訴我,太陽是它追崇的偶像,就算脖頸疼痛,就算臉龐被曬黑,它也始終仰望,決不放棄。
登上山頂,我與青松交流。它動情地告訴我,白云是它仰望的姑娘,就算一年四季和狂風暴雨搏斗,它也會一直向上,陪伴它的夢中新娘。
每逢佳節(jié),我都會觀賞怒放的煙花。它們分明在對我耳語,天空是它仰望的舞臺,只要讓它美麗一瞬,之后的灰飛煙滅又算得了什么!
我迷惑著,思考著,感動著。原來世間萬物都目有所及呀!河流仰望著瀑布,瀑布仰望著高山,高山仰望著明月,明月仰望著太陽,太陽仰望著萬物生靈。如此這樣,大自然才生生不息,我們的世界才豐富多彩。人,也是需要仰望的。沒有仰望,心里就沒有偶像;沒有偶像,心靈就會脆弱;心靈脆弱,就會迷失自我。我仰望,故我在。
仰望翠竹,我想起了屈原。那是怎樣的社會呀!“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他懷揣著“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的信念,讓那高尚節(jié)操隨汨羅江水永世流淌,他的氣節(jié)如翠竹一樣端直。我仰望屈原,學會了在邪惡面前決不放棄正義,哪怕用生命去做陪葬。
仰望高山,我想起了霍金。病痛的軀體搖晃在輪椅上,堅強的信念卻飛揚在時代中。誰說他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他是獻身物理學科的猛將。他仰望著他的科學,如仰望著他的天堂,他的理想比高山更巍峨,比大海還寬廣。我仰望霍金,堅定了在苦難中探索、在生活中前進的信念。
仰望流星,我想起了叢飛。在“愛”面前,飛哥是一朵不敗的蓮花。四百多場公益演出,六千多個小時義務服務,三百多萬捐助資金。一位真正的歌手,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用大愛為100多個渴望求知的孩子鋪就了七彩之路。他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流星般燃燒了自己,照亮了黑夜。我仰望叢飛,學會了在寒冷時想著給災區(qū)的孩子寄去一件棉衣。
在仰望中追尋崇高,在追尋中豐富自我,在豐富中凸顯生命的內(nèi)涵。仰望是實現(xiàn)美麗的智慧。我要美麗,我須仰望。
【作者系河南省扶溝縣高中高三(18)班學生】
點評
仰望,就是追尋崇高。生活中,一個人總要仰望點什么,一輪紅日,一彎新月,一片云彩,一座山峰……其實,生活中需要仰望的又何止這些!作者展開想象的翅膀,夢里、夢外,自然、現(xiàn)實,古今中外,緊扣題目,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意境去詮釋“仰望”的內(nèi)涵,以極其形象的語言把“我要美麗,我須仰望”的道理闡釋得淋漓盡致。讀完此文,如喝了一杯濃濃的咖啡,令人回味無窮。
【指導并置評:谷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