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2007廣州夏季拍賣會于5月20日在東方賓館收槌。中國油畫·雕塑·影像、嶺南名家書畫、楊之光藝術(shù)專場、廣東當(dāng)代名家書畫、中國書畫5個專場共推出964件拍品,成交698件,成交比率為72.4%,總成交價7879.7萬元(已加10%傭金)。在5場拍賣中,最受買家歡迎的要數(shù)嶺南名家和廣東當(dāng)代名家兩個專場,出現(xiàn)買家站著應(yīng)價的場景,而買家加價快、爭奪激烈,成交也毫無懸念——拍賣前受買家關(guān)注的作品都拍得高價,如黎雄才的《迎客松》、高奇峰的《封侯圖》都以百萬元以上的價格成交。
其中成交比率最高的為楊之光藝術(shù)專場,77件拍品成交67件,成交比率為87%左右,其次為成交78.88%的廣東當(dāng)代名家書畫專場;成交額最高的專場為中國書畫專場,共上拍341件拍品,成交252件,成交額2683.12萬元,占總成交額的34.05%,其次為成交額1405.91萬元的中國油畫專場。
本次夏拍總體成交情況比2006年冬拍稍好,主要是因為國畫拍品的數(shù)量有所減少,征集門檻提高,拍品更為精挑細(xì)選。
“潛水”藏家浮出水面,新買家眼光準(zhǔn)、出手狠,
寬闊的拍賣廳里擠滿了各路人士,從外表上完全看不出誰才是真正的買家。但所有的人毫不介意太過擁擠的空間,只是沉默地看圖冊、舉牌、追價。
據(jù)一位現(xiàn)場競拍者透露,此次夏拍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面孔,這些新買家眼光準(zhǔn)、出手狠,不僅沒有許多新手一到拍賣場就暈頭轉(zhuǎn)向、看到什么就買什么的通病,而是凡精品必窮追不舍,并且善于在拍賣過程中與其他買家打“持久戰(zhàn)”。
“他們一定要到拍賣師第三次叫價時才加價,毫不倉促,堅持30多個來回才把拍品拍下來,令現(xiàn)場扣人心弦,”該人士說,“很多好東西就這么讓他們買走了。”據(jù)悉,新買家的出現(xiàn)可能跟股票市場熱有關(guān),從而挖掘到了一些“潛水”的藏家。行內(nèi)人士表示,新買家是藝術(shù)品市場的血液,將令市場更加活躍。
成交概況
嶺南名家
居廉8件作品成交了6件,價格為2萬~2.5萬元/平方尺;居巢的扇面以2.2萬元成交:高劍父13件書畫作品只有3件流拍,其中《春冰初解》從13萬元起拍,以30.8萬元成交;而趙少昂的作品一次性推出28件,共成交21件。
楊之光
成交率最高,達(dá)87%左右。成交價前10名中的題材多為“舞蹈系列”,《舞蹈冊頁十開》和《人物舞蹈冊頁十開》都以高價拍出,《八美圖》以68.2萬元成交。
廣東當(dāng)代名家
林豐俗的《造林》以70.4萬元成交,名列該專場成交價之首;周彥生的10件拍品成交了9件,在專場成交價前10位中獨得3席,分別為《馨香逐曉風(fēng)》(35.2萬元)、《春風(fēng)富貴》(33萬元)、《富貴凝香》(28.6萬元)。
中國書畫
該次拍賣的大買家都聚集在這個場內(nèi),2683.12萬元的成交額和現(xiàn)場爭奪的白熱化程度都是明顯的證據(jù)。徐悲鴻的《奔馬》從起拍到成交爭奪了10分鐘,最后以103.4萬元成交;劉海粟的書法從8000元起拍被追高到8.8萬元落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