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體現(xiàn)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正確、有效地運用接受式學習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能夠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及其他評價方法,給學生以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反饋信息。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目的。
中國學校體育研究會關(guān)于中小學體育課基本標準第五條中第一句話是“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體現(xiàn)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句話指出了體育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也是多年來在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理論上和意識上也比較混亂的一個問題。特別是當前隨著“學生是上帝”這樣錯誤的口號的提出,伴隨著一些在體育教學中放棄管理和教育的不良實踐的出現(xiàn),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體育教師與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關(guān)系就成為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本文在此對如何“處理好教師對學習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時的主體地位”這句話進行解讀如下:
一、在體育課上處理好“主導”和“主體”關(guān)系的標志
所有的體育教師都知道在體育課上要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知道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是“主導”,而學生是“主體”,但是我們似乎又不知道怎樣才能處理好兩者的關(guān)系?體育教師如何才能成為“主導”?而學生如何才是“主體”?那是因為我們對判斷這個問題的具體標志還不清楚。
本文認為:教師正確地處理了“主導”和“主體”關(guān)系的標志有如下幾點:
1.標志之一:教師在課前設(shè)計好了必要學習課題和課題學習的程序
本文認為:學生的主體性主要不在于他們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決定上,更不是學生的主觀性和自由性。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應(yīng)該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當前學習課題的好奇和執(zhí)著的探究行為上,而有一定探究意義的學習課題則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前提條件和最重要的誘因。因此,能否在體育課上處理好“主導”和“主體”關(guān)系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教師是否明確了、是否準備了學生能“感到好奇”和“鉆進去研究”的學習課題。如果學生沒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