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自2002年試行以來,各地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驗。根據(jù)新的形勢修改和完善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從2007年4月起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修訂后的《標準》(新)與修改前(舊)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在這里僅就新舊兩種標準中測試指標的設置作一對比分析,權作拋磚引玉。
表1是新舊兩種標準測試項目設置對比,通過表中內容對比可以看出:
1.測試的項目大量增加,使新標準的內容更加充實、可信、可親。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共同發(fā)展的原則,解決了同一年級組不同身體條件,有不同標準的問題。
2.小學一、二年級增加了跑、跳、投、踢運動技能項目,對于學生從小開始鍛煉身體意識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引導意義。
3.減小必測項目,增大選測項目,使新標準更加靈活,測試內容的豐富多彩使新標準的測試不亞于一個小型運動會的開展。
4.籃球運球、足球運球、排球墊球、投沙包等2af9362d0ce7cad2f5244d6000514a34dad5fb65cacc32572f9fc621ff3848ad運動技能項目的加入,使《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有機結合,相得益彰,相互促進。這是體育教學課堂期望看到的一個局面。
新標準的項目設置也有幾點不足之處:
1.踢毽子這個項目增加在小學一、二年級,顯得有些過早,過度從事這個運動項目,對小學生的腿部形態(tài)是否發(fā)生不良變化還有待觀察。
2.這次修訂,受到質疑的臺階試驗仍然與耐力項目放在一起,必定消弱學生對耐力跑的練習熱情。同時,這兩個項目放在一起,使學生們選測1000米(800米)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學生體質下降中耐力素質指標很難有效提升。
3.新標準中包含了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運動項目,唯獨缺少中國傳統(tǒng)運動項目——武術,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