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銳
普希金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他的數(shù)學學得一點兒也不好。當他還是一名小學生時,他發(fā)現(xiàn)老師給同學們講解的四則運算例題最終的結(jié)果總是零。
所以,從那以后,無論他解答哪一道數(shù)學試題,他甚至連題都不看一眼,就在等號后面寫上“0”。他的數(shù)學老師對這個毫無希望的孩子沒有絲毫的辦法。
“去寫你的詩吧!”老師對普希金說,“對你來說,數(shù)學就只意味著零。”
當普希金成名以后,一次他坐著四輪馬車去奎夫城,在路上四輪馬車翻了。
普希金跳出來走進了路旁的一家小旅店。當旅店的老板知道這就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時,興奮異常,便趕忙跑到地窖里,取出一瓶最好的酒,款待這位受人尊敬的客人。老板娘則取出了一本很大的旅客登記簿,要求普希金簽名。
當普希金在登記簿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后,看到老板的小兒子正尊敬地用雙手捧著一本練習本站在他的面前。這位小男孩也希望詩人給他簽名。但是因為在打開的練習本上有一道四則運算試題,普希金以為小男孩是要求自己給他解答這道題目。
于是,他像過去一樣,用筆在算式的等號后面寫上了“0”,并對小男孩說:“小家伙,試試你的運氣如何?”
第二天,這位偉大詩人寫的答案上被打了一個鮮紅的“×”。小男孩簡直不能相信他的老師。
“他怎么會錯呢?”小男孩眼中噙著淚說,“它是由普希金本人做出來的!”
這件事被榮譽校長謝連科夫?qū)④姟晃挥掷嫌窒沟馁F族知道了?!昂美玻边@位老人說,“我根本就不懂教育,卻被邀請做你們的榮譽校長”。
“普希金也不懂數(shù)學,所以就讓這個零作為這道題的榮譽答案吧!”
就像崇拜導致模仿,崇拜也會導致盲從,在我們對一件事做出判斷時,最好想想,我們的判斷是否被某些人所左右,這種左右是否會干擾我們判斷的準確性。
(子揚摘自《臺港文學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