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
小時候上幼稚園,老師必須把我的座位單獨排在窗口,因為如果不能一直凝視著窗外,我就會哭鬧不休,搞得別的小孩無法上課。于是從四歲到六歲,我是對著窗外度過我人生最早的學(xué)校生涯的。
世界。就在窗戶的外面。
幼小的我不會這么思想,卻執(zhí)拗地只愿意面對窗外那個有人走過、有云和樹葉飄過的光影變幻的世界,而不愿意回頭接受窗子里這種被規(guī)定、被限制的小小人生。
令人頭痛的是,長大之后的我竟然也是這樣。
我曾經(jīng)花了幾年時間到國外旅行,坐著地鐵跑來跑去,在每一座城市從早到晚散步,為的只是去看街頭各式各樣的人群。
什么樣的人都有,什么事都在發(fā)生,是這個世界持續(xù)下去的原因,而我是個旁觀者。
然后,我結(jié)婚、有孩子、有一點錢、經(jīng)歷了人生里許多重要的事。有一天,我終于了解到:窗戶里面也是什么事都在發(fā)生,而且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人生,終究不允許你只做一個旁觀者。
這么簡單的事,我竟然花了幾十年才搞清楚。
其實,人生不過是一場莫非定律。你需要的東西總是在你尋找時消失不見,在你不需要時又重新出現(xiàn)。而人們又總是不斷有著各種需要。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選擇自己不該愛的人,選擇自己不該結(jié)的婚。選擇自己做不來的職位,選擇自己達(dá)不到的夢想,從而選擇了人生的各種困境。
神秘的是,人生的困境就像太陽從東邊升起、月亮從西邊落下。不會因為你做了哪種選擇而改變。不同的選擇,只帶來不同程度的困境而已。我們惟一能做的,是面對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窗子外面的,或窗子里面的。
我常回憶起某些艱困的日子里,情緒如浪潮般涌來,我和妻子在街道上走著,為了做某些決定而彷徨。人們的臉擦肩而過。帶著各自的憂愁或快樂。一段時光過去,那些問題解決了,我們又重新面對不一樣的決定、不一樣的街道、不一樣的人群。
可能這就是人生吧。像拼圖游戲,每一小塊圖片都不會重復(fù)。你必須一塊一塊不怕麻煩地拼起來,最后才看得到整幅風(fēng)景。
我們是一群坐上了人生旋轉(zhuǎn)木馬的人,游戲還沒有結(jié)束,我們大家都不能下馬,只能隨著音樂不斷旋轉(zhuǎn)。人生像一個撒滿珠寶的荒原,大家都在尋找閃爍的寶石,但是大部分時間,你只看得到荒原上的孤煙蔓草。
(喬尼摘自《什么事都在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