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傍晚,我到公園散步,見到有個孩子正在池邊摘荷花。一個女人輕輕地走了過去,對孩子說:
“公園里的荷花屬于公物,摘荷花是損壞公物的行為。而且,在池邊摘荷花很危險,稍不留神就會落入水中。更重要的是,摘池里的荷花,水會從折斷的莖里倒灌,根就會爛掉,一池荷花其實是藕帶相連,摘一朵荷花就可能毀了一面池塘……”
那孩子聽后,低頭認錯,默默地離開了。我上前去問那位女人:“那是您的孩子嗎?”女人搖了搖頭;我又問:“是您的學生?”她還是搖頭;我接著問:“那您是公園的管理員吧?”女人搖搖頭,說:“只要是孩子,我們就有責任教育他?!?/p>
原來,她把天下所有的兒童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她做錯了嗎?她多管閑事了嗎?沒有。在她的教育下,一個孩子從此知道了摘荷花的錯誤,并且會通過今天的經(jīng)歷,去影響、同化他的朋友、同學甚至他以后的孩子!那是多么有意義的良性循環(huán)??!在晚霞的映襯下,我從這個女人身上看到了母愛的光輝,溫暖可貴。
(黃仕南摘自《孩子》2007年第3期圖/魏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