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 林
從冷戰(zhàn)至今,世界范圍內的海底間諜戰(zhàn)從來沒有停止過
11月17日,英國《泰晤士報》爆出消息,一位退役的俄羅斯蛙人(潛水作戰(zhàn)人員)聲稱,他1956年4月在英國樸茨茅斯港水下殺死了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蛙人、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茽柼厮鞣蛘f,克萊伯當時正試圖在訪問英國的俄羅斯巡洋艦底要害部位安裝炸彈,自己用匕首割斷了克萊伯的喉嚨。
克萊伯是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蛙人,他1944年因在直布羅陀海峽拆除被安裝在商船上的德國水下炸彈而獲得喬治十字勛章。他在戰(zhàn)后升至上校軍銜。后為軍情六處招募,被認為是“007”系列小說特工邦德人物的原型。
海面下的戰(zhàn)爭
克萊伯仍在世的一名親屬稱:“皇家海軍試圖在來訪艦只上安裝水雷的說法令人難以相信。任何爆炸事件將會使英國政府很難堪……或許,克萊伯是去查看有無水雷,因為排除水雷是他的責任。”
該親屬顯然不知道,蛙人不是自殺式人體炸彈,他們安裝的炸彈從來是定時炸彈,讓蛙人有時間安全離開。如果把定時炸彈爆炸時間延長,讓前蘇聯(lián)巡洋艦離開英國后在公海上爆炸,那樣,難堪的將是前蘇聯(lián)政府。
冷戰(zhàn)開始后,美國軍艦每年都要入侵各大國領海,以行動表明其“維護海上航行自由”的決心;同期,美國及少量英國飛機上萬架次入侵蘇聯(lián)領空,甚至以機群飛臨莫斯科。蘇軍在非戰(zhàn)備狀態(tài)下,多數(shù)情況下來不及攔截入侵的西方轟炸機群。至于連續(xù)來訪的美國U-2等間諜飛機,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曾向美國人民公開說明是他批準的入侵。當年的入侵行動中幾乎每年都有西方戰(zhàn)機在蘇聯(lián)領土上被擊落,冷戰(zhàn)后曾有大批西方飛行員家屬向俄羅斯詢問其參加入侵行動的飛行員的下落,美國前國防部長也曾公開向中國詢問其實施入侵飛行的好友的下落。
需要強調的是,主導克萊伯行動的是英國情報系統(tǒng)。各國的情報系統(tǒng)從來比政府更具有冒險精神。前蘇聯(lián)的巨型戰(zhàn)艦“羅馬號”冷戰(zhàn)高峰時被炸沉,至今也不知道是誰干的,甚至前蘇聯(lián)政府也羞于提及巨型戰(zhàn)艦“羅馬號”被炸沉的事件。而后來前蘇聯(lián)“海底螃蟹”的水下偵察活動,也是一個謎。
“007”特工邦德的原型克萊伯臨死前究竟干了什么,也許永遠難以大白于天下,但他身穿潛水服的無頭尸體被沖上了英格蘭南部的一片海岸,他確實死了。雖然克萊伯的親屬不相信他是在安裝炸彈時被殺。然而,樸茨茅斯港的警察銷毀了克萊伯的住宿記錄,英國政府在掩蓋真相。
冷戰(zhàn)后,針對俄羅斯的水下偵查并沒有結束。1992年2月11日,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巴頓?羅歇”號(SSN-689),“誤入”到俄科拉半島軍港入口處的水下,跟蹤一艘俄北方艦隊塞拉I級(945型) K-276號,俄潛艇發(fā)現(xiàn)后,掉頭向美潛艇沖將過來實施撞擊。雙方均嚴重受損。這一切證明,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下,的確暗流洶涌。
西太平洋海下間諜戰(zhàn)
多年前,國際形勢一片祥和時,中國一個女民兵在海邊繳獲了不明國家的尖端間諜設備。當時她正在海邊生產,看見一個從來沒見過的奇怪東西在海上移動,她劃單人小船過去,撈起那個東西,發(fā)現(xiàn)它下面還有一根電線。這時電線開始往下拉那個東西,而女民兵死不放手,小船被拖出很遠幾乎沉沒,最后電線拉斷,尖端間諜設備被繳獲。
當時顯然有外國潛艇侵入海邊,然后放出尖端間諜浮標竊取情報。然而這一高科技間諜行動,卻意外地被一個普通女民兵粉碎了。
2006年,澳主流媒體稱,一群曾對中國和前蘇聯(lián)(俄羅斯)海軍艦隊與基地抵近偵察的老兵,集體要求政府將他們的絕密間諜行動定性為“參戰(zhàn)”,以獲得更高的退役金。這些退伍兵總人數(shù)達1000名。
在長達14年的時間里,澳大利亞的間諜潛艇曾先后對中國、前蘇聯(lián)(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甚至利比亞等國的海軍艦只和海軍基地實施秘密偵察。
例如,“奧白龍級”潛艇就曾遠航數(shù)千公里,秘密抵近越南的金蘭灣,對當時駐扎在那里的蘇軍戰(zhàn)艦實施近距離觀測。“獵戶座號”潛艇在從英國返航澳大利亞途中,改變航線,突入利比亞領海,對海軍基地實施偵察。
退役間諜感慨地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潛艇艇長哪怕犯一絲一毫的錯誤,都有可能引發(fā)國際糾紛,甚至災難。如果被對方發(fā)現(xiàn),潛艇上的70多人很有可能命喪黃泉?!?/p>
在西太平洋實施水下入侵的當然不止澳大利亞的潛艇。西太平洋的海面下并不太平。
近海打撈到槍械 說明什么
不久前,三艘泉州漁船在出海捕魚時先后意外撈到來歷不明的槍械。于是他們報警并上繳打撈到的槍械。
三枝槍款式各不相同.第一支槍上面有“MADE IN CERMANY”等字。并刻有一個鷹圖案,還有消聲器。第二支槍上刻有“B.F.I WINDHAM.ME.U.S.A”字樣,槍上有個眼鏡蛇圖案,第三支槍上也有“U.S.A”字樣,槍身上還有一個駿馬圖案。
邊防所的官兵與隨后趕到的豐澤冶安大隊警官認為,這三枝槍威力都相當強大。第一支是德國制造的,后兩支應是美國制造的;第二支殘缺不全的槍是美國特種部隊使用的柯爾特步槍,殺傷力十分強大;第三枝槍應該是美式M16自動步槍。為什么會接連打撈到自動步搶?邊防所官兵認為可能與走私有關,具體原因還需要進一步了解。
事實上這幾把槍比較特殊,明顯是特種部隊專用槍,適用于滲透、偵察、暗殺、破壞等任務,一般用來裝備美國特種部隊。臺灣特種部隊也有少量裝備。槍上的雄鷹等標志和海豹特種部隊的標志一樣。當然不能完全排除黑幫從美國走私槍械的可能,但黑幫很少有這么精良的玩意,尤其那把無聲槍。這幾把槍背后也許不是簡單的走私故事。
2003年10月9日,當時的臺“國防部長”湯曜明在“立法院”稱,臺軍不應該“坐以待斃”,不排除先對大陸進行“先發(fā)制人”打擊。同年10月16日,臺“國防部”間接承認臺軍制定攻擊大陸的“毒蝎計劃”。10月20日臺灣《新新聞》周刊披露臺“國防部”“毒蝎作戰(zhàn)計劃”已鎖定廣州、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南京、大連、廈門、青島、天津十大城市作為打擊目標。另外,臺灣對北京、天津、南京、大連和青島這些城市可提前潛伏大量特工人員,貯備槍械武器進行縱火和爆炸等破壞活動。
此前的2003年2月,臺灣《中國時報》引述臺“國防部”“軍事事務革新備忘錄”指出,臺軍計劃與“敵后”特種作戰(zhàn)部隊相配合攻擊大陸。
無論這些槍的背后是國際黑幫還是“毒蝎計劃”,都值得人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