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前 桑立芳 魯斌江 史宏輝 童寒波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是導致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高血壓患病率較高,并呈逐漸上升趨勢。調查資料顯示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 ,中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和絕對數(shù)正在快速增長[1],中國成年人中估計的高血壓人數(shù)已經(jīng)從1960年的3 000萬增加到1980年的5 900萬, 1991年又增加到9400萬。而2001年約達1.3億[2]。因此,控制高血壓是我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本研究通過健康教育和危險因素干預,提高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的規(guī)則服藥率,改變不良生活行為,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減少并發(fā)癥。お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余姚市陽明街道方橋社區(qū)已確診高血壓并建檔管理的257例病人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為期2年的健康教育和危險因素干預(2004年5月-2006年5月)。其中男110例,女147例,性別比為0.75∶1。年齡60~89歲,平均(66.7±6.71)歲。
1.2方法
主要的干預措施包括: ① 在該社區(qū)人群中實施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促進3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病人不良生活行為方式的改變,如減少食鹽攝入、戒煙少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② 對高血壓病人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進行分級管理(分為1~3級),針對不同分級病人由社區(qū)責任醫(yī)生上門進行每季度1~3次監(jiān)測管理,指導用藥和飲食,隨訪干預結果紀錄入檔案冊。效果評價采用單項干預前后對比。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2.0軟件包進行分析。 お
2結果
2.1行為改變
2.1.1吸煙與飲酒干預前吸煙84人,占32.68%;干預后吸煙36人,占14.01%, 而且吸煙量減少。高血壓病人干預前經(jīng)常飲酒者84人,占32.68%;干預后飲酒人數(shù)降為22人,占8.56%。
2.1.2運動鍛煉干預前參加運動鍛煉16人,占6.23%。干預后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者增加為125人,占46.30%。
2.3高血壓的控制
干預前平均收縮壓為157.1 mmHg,干預后降為136.8mmHg,干預前后收縮壓平均降(20.18±5.09)mmHg。干預前平均舒張壓為97.7mmHg,干預后降為89.5mmHg,干預前后舒張壓平均降(8.17±4.17)mmHg。經(jīng)配對t檢驗,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4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干預前知曉率為38.26%,干預后達98.44%;治療率干預前為26.38%,干預后達87.21%,血壓控制率干預前為14.49%,干預后為65.50%。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干預前后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5高血壓相關并發(fā)癥
干預前該社區(qū)35周歲以上人群心腦血管意外的年平均死亡率為(5.04±0.07)‰(2000-2003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而干預后降為0.75‰。經(jīng)χ2檢驗,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お
3討論
目前醫(yī)學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相關危險因素除與情緒性反應、不良心理行為有關外,還與食鹽攝入較高、肥胖、某些營養(yǎng)成份、遺傳、職業(yè)與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高血壓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本課題通過在社區(qū)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進行健康教育,促使高血壓患者自覺地采納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危險因素的作用,按醫(yī)囑堅持服藥,從而使血壓得到有效控制,進而使高血壓相關并發(fā)癥少發(fā)生甚至不發(fā)生。
飲酒與高血壓的關系己經(jīng)明確。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每月酒精攝入量與高血壓發(fā)病率呈正相關。吸煙可以促進腎上腺釋放兒茶酚胺,這類物質可以增加血小板粘滯度(促進血栓形成),增加血脂濃度(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促使心律不齊,甚至突然死亡。兒茶酚胺還可以造成心率加速、血壓升高,心排出量增加導致冠心病發(fā)作。另外香煙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收縮小動脈,使周圍阻力升高,血壓升高。本研究選擇影響面廣、干預后易產生效果和耗費較低的行為危險因素飲酒和吸煙為干預對象,經(jīng)過2年的社區(qū)干預,高血壓病人飲酒者從干預前的84人降至干預后22人,飲酒率從32.68%降至8.56% 。吸煙人數(shù)從84人減少至36人,吸煙率從32.68%降至14.0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將會明顯降低因飲酒和吸煙所造成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另外,體育鍛煉對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有防治作用。因為,運動鍛煉能使心肌興奮性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強,冠狀動脈擴張,血流改善,心肌能量利用增加,改善心肌代謝;另外,運動增強了血管壁的彈性,增大了血管的管徑,更豐富了毛細血管,為血液循環(huán)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血流通暢,從而使血壓有所下降。高血壓病人通過健康教育,經(jīng)常運動鍛煉者從6.23%增加至46.30%。
抗高血壓藥物進行降壓治療,不但可有效地降低血壓,而且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改善生活質量。但病人遵從醫(yī)囑行為不很理想。經(jīng)常存在的問題是:患者有時因藥物不良反應感到不適而停藥,有時因原有癥狀消失而停藥,有時又因經(jīng)濟條件受限而停藥。這樣使藥物不能真正起到降低或維持正常血壓的作用。文獻報道高血壓患者堅持服藥、間斷服藥和不服藥之間,高血壓控制率與腦卒中患病率有顯著差異。因此,必須加強健康教育,使每一個高血壓患者明白必須堅持終身治療與服藥的道理。本組高血壓病人通過健康教育后知曉率從干預前的38.26%提高到干預后的98.44%;治療率從干預前的26.38%提高到干預后的87.21%;血壓控制率從干預前的14.49%提高到干預后的65.50%。由于降低了危險因素的作用和正規(guī)服藥率的提高,使干預前后收縮壓平均下降(20.18±5.09)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8.17±4.17)mmHg。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從而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該社區(qū)35周歲以上人群心腦血管意外的年平均死亡率從干預前的5.04‰降為干預后的0.75‰,多數(shù)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說明社區(qū)干預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壓的有效方法。お
4參考文獻
[1]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協(xié)作組.中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其變化趨勢[J].高血壓雜志,1995,3(1):7-13.
[2]顧東風,JiangHe,吳錫桂,等. 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37(2):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