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的逃離低端并不符合中國的經濟現實,在低端站穩(wěn)并逐步走向高端才是中國制造應該走的升級之路
在前往珠三角考察中國制造業(yè)困境和解困之道的飛機上,記者翻看到了《環(huán)球時報》上的一篇報道,說美國人快過圣誕了,需要購買很多送給孩子的玩具,但是又擔心中國造的玩具存在鉛含量超標等影響兒童健康的安全隱患?!跋刖芙^它,又離不開它”,是國外對中國制造普遍的看法。
在珠三角的實地采訪,讓記者非常明顯的感受到,這個世界制造業(yè)中心的商人們以往悶聲發(fā)大財的行商方式,在今年得到了徹底顛覆。他們開始關注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形勢,并且能給你講得條條是道。新的《勞動合同法》、取消出口退稅、“十七大”、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增加等時髦的政經詞匯,不停地從珠三角大小老板們的嘴里蹦出。就連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在評價佛山利達玩具廠老板自殺事件時,也能夠用“踩上了中國貿易的紅線”這樣文縐縐的語言來表達。
對于中國制造業(yè)困境的原因,有人認為主要矛盾是外向型經濟造成的,或者簡單地將之歸結為人民幣升值。也有人認為,所謂的中國制造問題,是一個走向貿易強國的國家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誰也無法避免,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對于中國制造無需過分擔憂,當年的日本和新加坡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以目前中國的現狀來看,在低端生存無可厚非,也沒有什么可恥的。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企業(yè)已經習慣于在低端生存,缺乏往上端靠齊的勇氣和創(chuàng)造性。在佛山、廣州、深圳和東莞一路看下來后,本刊記者發(fā)現,比中國制造向高端躍離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打破中國企業(yè)對于低端生存的路徑依賴和心理依賴。
深圳一家兼營進出口和制造業(yè)的貿易公司主管告訴記者,目前珠三角出口的產品,包括玩具、鞋子和收音機,更多的是賣到非洲去。以收音機為例,該公司出口的產品在中國已經被淘汰了,根本無法使用,但在非洲依然有市場。非洲人也并不是真的用來聽廣播,而是作為贈送給朋友的禮物。這位主管告訴記者,這類收音機銷售的非常好,只是利潤非常低,一臺收音機才賺幾毛錢。因此,只有做大規(guī)模才能夠有所收益。
的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培養(yǎng)了欣欣向榮的制造業(yè),也培養(yǎng)了企業(yè)們對于低端生存的路徑依賴。這位主管認為,不是他們不想逃離低端,而是由于他們沒有更多的資金來邁向高端。他告訴記者,他的老板也想過升級現有的產品體系,但是開發(fā)一套模具就需要幾百萬美元的門檻讓他們望而卻步,能拿出這筆錢的同樣瞻前顧后,老板們普遍沒有做一個百年老店的思維。
如果我們從經濟史中尋找答案,我們會發(fā)現,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轉移是從封建王朝時期的中國轉移到工業(yè)革命后的歐洲,第二次轉移由英國轉移到了德國和美國,第三次是前蘇聯和日本制造業(yè)的崛起,但是他們未能取得像美國那樣獨尊的地位,只能算半個制造中心。這些國家在轉型和調整產業(yè)結構上,有很多做法值得中國借鑒,然而前人的經驗又無法全盤復制。每個國家的制造業(yè)轉型都與其特定的國情有關。
以日本為例,它沒有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規(guī)模,不存在中國所面臨的轉移和消化巨大勞動力剩余的特殊困境。日本地少人多的特點,也決定了它不需要擁有像中國一樣包羅萬象的、完善的產業(yè)結構。
“對中國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具備具有相對競爭能力的高端制造產業(yè)群?!鄙虅詹垦芯吭貉芯繂T梅新育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以瑞士和美國為例來說明高端制造業(yè)對大國崛起的重要性。
在梅新育看來,瑞士這樣的小國的確有其天然優(yōu)越性,但前提是世界上有大國起著主導的作用,扮演著維持社會秩序的角色,只有這樣,瑞士這樣的小國才能夠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生存空間和生存環(huán)境。
“在產業(yè)結構上,美國比瑞士擁有更多的低端產業(yè),只有像美國這樣有完善的產業(yè)結構的國家才算是強國,才能作為國際社會的頂梁柱,才能夠成為骨干國家?!泵沸掠硎荆袊雽崿F大國崛起,就必須在低端站穩(wěn)腳跟的同時,向高端制造業(yè)邁進,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完善的和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制造業(yè)體系。
“匆忙的逃離低端并不符合中國的經濟現實,在低端站穩(wěn)并逐步走向高端才是中國制造應該走的升級之路?!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