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兒嘆氣癥;小兒嘆氣湯;中醫(y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7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10-0021-01
本院兒科厲夫主任醫(yī)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自擬小兒嘆氣湯治療小兒嘆氣癥10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00例患兒均來源于門診,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最小3歲,最大14歲;病程最短7天,最長半年。臨床癥見胸悶不舒,堵塞憋氣,以長聲噓一口氣才覺舒暢,舌質淡紅,苔白,脈沉或(伴)遲。
2 治療方法
口服本院制劑室生產的小兒嘆氣湯治療,藥物組成:白豆蔻、干姜、茯苓、陳皮、郁金、降香、焦山楂、炒谷芽等。每袋50ml。每歲每次10ml,1日2次,每次最大量不超過100ml。7天為1療程,連續(xù)觀察2個療程。
3 治療結果
治愈(無胸悶不舒,堵塞憋氣,無嘆息)76例;好轉(胸悶不舒,堵塞憋氣及嘆息癥狀減輕)16例;無效(癥狀無改善)8例;治愈率76%,總有效率為92%。
4 討論
厲夫主任認為其病因多為小兒過食寒涼,日久傷及脾胃陽氣,脾陽不升,胃氣不降,中焦之氣不得宣展而致。小兒嘆氣湯主要由白豆蔻、干姜、茯苓、陳皮、郁金、降香、焦山楂、炒谷芽等組成,全方共奏溫中散寒,健脾理氣,和胃降逆之功,直中病機,故治療小兒嘆氣癥取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