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哭泣的草原》
無聊的夜晚我喜歡用少許的憂傷消磨。那天,在影音世界里閑逛,五彩繽紛的影片搜索中,我毫不猶豫地點擊了:《哭泣的草原》,完全是因為它美麗的名字。我猜測,那里面一定蘊藏著“大”的哀傷——草原是寬容的,博大的,知恩圖報,有著無窮的忍辱負重的品質(zhì),一點點小的苦難是不足以讓它哭泣的。
果然,影片超低空滑翔一般,帶我們回到了戰(zhàn)爭的后方,那種令人氣悶、哽咽而又掩不住的堅強力量直指人心。希臘人用頑強的耐心抵抗著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沒有沉淪,沒有屈辱,而是在斑駁的劇院里、在惡浪排空的海邊,在酒館外干冷的街上,用頭和腳有節(jié)奏地打著拍子,捧著抒情詩一般溫暖情懷的手風琴——就像懷抱著自己的祖國,激昂地拉開一個又一個清晨和日落……那情景,像“草原”兩個字無言而蓬勃的寓意,讓我復活,讓我蘇醒,讓我在黑夜里止不住無聲地哭泣——我知道,那一少部分眼淚是因為悲傷,一多部分是因為感慨和感動……
這是導演安哲普洛斯《希臘三部曲》的第一部。1919年,一批希臘難民遠離本土后的生活的延續(xù)……淚花兒閃爍,隔著微弱跳躍的恍惚篝火,你會看到草原寥廓無邊、深邃雄厚的偉力,你會看到希臘柔韌、忍隱的品質(zhì)和風骨。
斷章(情景和語言):
A、一切都是土灰色的,房屋、服飾、不長莊稼和植物的土地,那么,心情一定也是。一群人由遠而近,老老少少,牽著,墜著,東西還有孩子。站在最前面的兩個孩子——男孩兒和女孩兒(一般,我記不住差不多把太爺都要扯上的外國人名,只能這么叫),便是這出戲的主角,雖然他們還小到需要讓人俯下身子說話的程度,但下一個鏡頭,他們便成為了夫妻,就像生活硬加給我們的許多內(nèi)容一樣,那么快,來不及思索,已成定局。
B、黑色!壓抑、震撼的黑色!一直以來,我知道的靈幡,送葬的靈幡都是白色的,帶流蘇,或軟的飄穗兒;服飾沒什么特別要求,只要素淡就行??墒?,他們卻選擇板板正正的黑色。深沉凝重的黑,讓人一下子墜落下去,不能呼吸——那可是全部的黑色呵——服飾、靈幡!在淺的河上,靜靜移動著木筏,沒有一絲的喧嘩,肅穆著,送一個人安靜地“回家”……由此我相信,黑,才是徹底的沉痛!由此我也相信,色彩的力量——那些天生就個性十足的孩子的,倔脾氣。
C、即使他們暫時作別家園,即使他們簡單到只能依靠手風琴流離失所地活著,他們也毫不含糊——他們?nèi)耘f那么虔敬地安妥著自己深愛著的音樂:“不希望在酒館和婚禮上演奏,那不是音樂??!”那份倔強,就像他們站在任何一塊似是而非的土地上,卻搖著頭,固執(zhí)地說:那不是祖國!
D、當男主人公不得不離開妻兒,踏上向遠的小舟,妻子端出了沒有織完的毛衣——就那么一人一頭,牽扯著,在岸與逝水之間,細細地牽扯著。與寬廣的海面和遼闊的哀愁相比,毛線是那么細,那么細,像游絲一般,眨一下眼睛,就看不清。直到半個毛衣變成驟然斷絕的最后一個線頭兒,女主人公愕然一頓——所有的相聚結(jié)束,噬心的掛念開始……
E、冷寂的海濱??湛盏陌?。不停迎風翻動的白布(仿佛整匹整匹的布,垂掛在那里,與前面的黑對應著)……忽然的鮮血。槍聲。尸體?!切┛粘鰜淼拇笃笃膱鼍?,讓人心顫,腳底生風,脊背冰涼。
F、一列烏黑的火車冒著白煙,吭哧吭哧地擦過幕布,一片荒郊野嶺顯現(xiàn)出來。一個軍人懶洋洋對一群裹著長裙的女人們說:“女士們,我很遺憾地告訴你們,你們的丈夫、兄弟、兒子,埋在你們身后,在這片光榮的土地上?!比缓螅铱吹侥切┧查g孤立無緣的女人們四處瘋跑起來,我聽到了撕心裂肺、凄厲的哀號……與她們血肉相連的男人們,紛紛躺倒在她們的腳下(或已無影無蹤,遍尋不見),不再有一絲呼吸。一個念想,真真切切地,斷了……
G、孿生兄弟分屬兩個陣營,他們在職責與親情道義之間徘徊,最后他們放下槍,選擇了擁抱;擁抱、哭泣過后,又選擇了死亡……“再沒有親人了,沒有人可以掛念,沒有人可以在夜里等待,沒有人可以去愛”……女主人公見到了兒子的尸體,只能痛徹心肺地撲倒過去,凄切地嚎啕——沒有了親人與祖國的母親,還能讓她怎么樣呢?
2.《理發(fā)師》
還沒有看到影片之前,已心事凝重。就像想到《潯陽遺韻》、想到周莊,我想到陳逸飛一樣,這個不可多得的早逝英才。
影片的片尾有一行字:永遠懷念陳逸飛先生。像一個肉體生命的消失那么簡單,這行轉(zhuǎn)瞬即逝的字,挾帶著風聲,像哈里波特點石成金的魔法棒,把我們帶回公元二千年的今天。是的,懷念由此開始——
我找到陳逸飛的網(wǎng)上紀念館,點燭,獻花,祭酒。片刻沉默。雖然這對一個離開的人來說,并沒有多大價值;雖然若干天后,我依然會為一些可有可無的人、東西或事情,傷心、痛苦、忿忿不平。但是那一刻,我是真誠的。包括,對我同姓的陳氏遺孀——宋女士的擔心和牽掛,也是真誠的,雖然這完全都是多余的,但又都是不由自主的。也許陳先生真的沒有留什么遺產(chǎn)給她們母子(看到財產(chǎn)爭奪的相關(guān)報道),但陳先生不是用另一種方式,給了她們永遠的財富嗎——比如:影片中女主人公的姓名——宋——嘉儀??梢?,陳先生是用心的,戲里戲外,都是。對于一個愛上愛情和才能的女人來說,這已經(jīng)足夠了。
斷章(情景和語言):
A、宋豐年對女兒宋嘉儀說:“雖說是當姨太太,聽起來不好,可能受寵。女人嘛,總得要有一個人罩著?!编??嗯……。老宋頭兒的話不太好聽,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
B、“男人天生是為有光彩的女人而生;女人天生是為有手藝的男人而生?!保ù嬉?。)
C、新中國成立五年后。西北勞改隊。當兩個被歲月風塵幾乎湮沒的人,再次相聚,沒有想像中的狂奔和悲欣交集;也沒有忘情的擁抱和言語。在一片昏黃的、等待全面復蘇的土地上,兩個人就那么立著,立著,像兩截枯樹……一種于無聲處的巨大力量,讓我看到了國產(chǎn)影片感動人心的新鮮元素。
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我知道這部電影與外國小說同名,因此看了老徐和姜文演完戲后,我還特意找來茨威格的小說重溫了一遍,不禁更加佩服老徐的膽量。
說實話,一個多小時下來,姜文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印象,除了他的油頭粉面,除了他從始至終游移不定、直勾勾的仿佛看到時空外的目光,我什么也沒記住——也許這正符合角色的性格和要求。本來嘛,他像一個影子,或者連影子都不如,像空氣飄著,仿佛存在過,又仿佛沒有的事。這個40歲上下的作家,在北平的四合院里出出進進,忙著應酬動蕩的時局和活色生香的時鮮愛情,怎么會在一個小學教員的寡婦和小女兒身上停留片刻呢?她那么小,小到還不懂、不應該產(chǎn)生什么愛情。所以,江小姐的麻煩是自找的。和所有懷揣美好愛情和夢想的女孩兒一樣,江小姐單戀上一個冰火相融的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她一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guān)。當她執(zhí)著地在四川江邊小鎮(zhèn),生下和作家金風玉露的孩子后,孩子便成了她日夜伸手可觸的真切懷念。而她的懷念,或許因為作家的不在場,而更加充滿豐盈的意義?像一場孤單的游戲,她一次一次與他“遭遇”,卻依然寧靜地隱匿著,獨自歡娛,讓我置疑、不安、氣憤。也許這正中了老徐的“詭計”。
“老徐”同志跑來跑去,具體的車水馬龍,并不能說明她真的生活在塵世——實則,她生活在更深的虛幻里。直到死,都是。也許所謂的“幸?!薄谀承┤搜劾?,就是常人所看到的大不幸!
掩了茨老先生的小說,再想想老徐和姜文,以及老北京的四合院和幾十年前的寒冷,覺得“這封信”怎么也不是那么回事,在哪兒呢?總欠著點什么,像傷痛的腰,總貼不緊床鋪……似乎又有點兒說不太清。
巧得很,在鶴鄉(xiāng)網(wǎng)站,我是第1000個在線觀賞者。多數(shù)時候,我對數(shù)字沒概念;但恰恰相反,有時又對數(shù)字出奇地敏感。1000。太整齊了,像八年后,站在“作家”面前“老徐”一絲不亂的發(fā)髻,扁,單薄,不豐滿,飄忽,又拒人千里之外。那感覺,像有冷氣鉆進她雍容的裘皮開得過大的領(lǐng)口,不由自主地令人倒吸一口涼氣。
“作家”每個生日都會收到江小姐送去的白玫瑰,而那不知名的繚繞香氣是多么寡淡、寂寥,奄奄的氣息。白玫瑰——是為了“紀念那已經(jīng)忘記的時刻”。看到那時,不免問問自己: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時刻是無須用心、無須紀念也能深憶的呢?問的結(jié)果,只能是一個勁兒地搖頭……看過影片后,我寫下一個短篇,臭不自覺地命名為:《白玫瑰的幸?!?。我讓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女人,慢慢悠悠地講述她動蕩的一生,在她嘻嘻哈哈、顛三倒四的講述中,她幸福地松開手,離開她顛簸、荒涼的生命……不管它是不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在這里,我還是需要感謝——除了感謝我深愛著的魅惑無邊的杜拉斯姥姥,也許還應該深深地感謝老徐的暗中援助!
4.《那時花開》
第一次看高曉松的戲,也是第一次看樸樹、周迅和夏雨。正如我想像的那樣,我感到溫暖、傷感、絲絲隱痛、無處傾訴——卻又是能夠承受得起的那一種。
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菁菁校園、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沒有皺紋的面容、歡笑與眼淚、分手、不再相見、懷念……像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
不頂飯吃。但起碼,像濃睡后的倦起,思念似有似無,又不確定。有幾分適用。
帶字母的陽傘遮著西斜的日影,仨倆輛車馬,三五個情侶、老人、孩子,他們不急不緩地經(jīng)過眼前。而傘下的人兒,把盞下午茶,或蘇打水、雪碧,就幾塊黑芝麻薄餅,慢慢騰騰地品,看似無所用心,竟品出憂傷、離愁的滋味……淚如雨下……
然后,黑夜降臨;然后,回轉(zhuǎn)身去,把“生活”這碗八寶粥,接著喝下去。這是杏仁、核桃、綠豆,那是花生、桂圓、椰果……
斷章(語言和情景):
A、月光下的城,城下的燈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風,風里的歌里的歲月聲
誰不知不覺嘆息,嘆那不知不覺年紀
誰還傾聽一葉知秋的美麗
早晨你來過留下過彌漫過櫻花香
曾被打開過門開過人問我怎么說
你曾唱一樣月光,曾陪我為落葉悲傷
曾在落滿雪的窗前畫我的模樣
那些飄滿雪的冬天
那個不帶傘的少年
那句被門擋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蓋的再見
——篇頭曲
B、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總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jīng)離去在人海茫茫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
啦……想她,啦……她還在開嗎?
啦……去呀,她們已經(jīng)被風吹去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有些心情在歲月中已難辨真假
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好在曾經(jīng)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啦……
——樸樹《那些花兒》
C、“讓孤獨的人不再孤獨;不孤獨的人感到孤獨?!边@是個什么鬼東西?其實,孤獨就是個鬼東西,就看你到底害怕不害怕。
D、“你美嗎?——你寂寞嗎?”美不是寂寞的前提,但美,給寂寞提供了前提。往往,美是容易寂寞的,正如美是要付出代價的——時間上的、情感上的、心智上的。
E、用17種語言說:“我愛你!”肯于花費心思的事,沒有不成功的,哪怕是暫時的“成功”。試想,單單是“我愛你”三個字已夠觸電,況且用17種語言說17遍,肯定骨頭都酥了——雖然你腦子里有個小人兒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你:那是假的!
F、曠野中的床。皺的床單。石門,突兀地立著。一棵樹,歪歪斜斜掛滿相框。萋萋的芳草。一個寥落的滿懷心事的人……那情景,就是一首關(guān)于青春的詩,清純、哀怨、神往,無法忘懷……
5.《2046》
周慕云的小說。一個打破時空界限,在臆想的世界里、在時空的隧道里自由穿梭的故事。但正如片中所言,“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能夠回溯到原初是一種多么可笑的謊言。不管每個日子是逢場作戲,還是刻骨銘心,能夠記住的“節(jié)日”是多少稀缺呵。一個聲音說:“他試圖擺脫過去,但越想擺脫,越無法擺脫。過去的記憶離不開他,而新生活又開始了……”于是,他們都朝著新生活邁步遠行了……
“2046”,本是一個房間號碼,在這個房間里聚集了梁朝偉、章子怡、鞏俐、張曼玉、王菲、木村拓夫、劉嘉玲、董潔等等腕兒們,但并沒有擁擠的感覺,他們一個個魚貫而入,一忽兒新加坡,一忽兒香港,神著呢。明知是一個不太開心的游戲,但還是跟了他們,一忽兒憂,一忽兒喜。
這是第一次看王家衛(wèi),第一次就喜歡上了。我喜歡他的迷離、朦朧、模糊,還有那么一點點風塵和不測,像人在風中飄的感覺,不確定,又游動著。在動蕩的背景下,人退到一個角落里——安靜,安靜、無聲地展開他們帶傷的羽翼,細細梳順它。在光天化日下凍硬了的(或硬支撐著的)凜然形象會軟塌下來,而不再像個鐵絲、竹簽強撐著的紙燈籠,只管花里胡哨地光鮮著。雖然難免有點文藝,但這正是我喜愛的。像一個手捧小暖爐,外表是不銹鋼的那般倔倔的模樣,但放在哪里溫熱都是必然的。幽幽的光暈下,匆匆閃過的車流、人聲、樓群、樹木,仿佛鏡頭上的柔光,全都不像是原來的它們了。記得有一種香水,叫“欲望”,很野的名字,但它的氣息卻是淡雅的,安恬的,使欲望全無。這是不是一種有力的反襯呢?也許王家衛(wèi)深諳此道。
斷章(語言或情景):
A.“其實愛情是有時間性的,不能太早,太晚。如果在那個時間認識她,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就可能不一樣?!睈矍橄翊善?,這比喻老套,就爛便宜,沒新意,但這里還得借用一次,最后一次——民窯、官窯;不同朝代,不同匠人;甚至不同的季候,不同的時辰,燒出來的瓷,肯定是不一樣的。記不準是哪位名人說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呵(大意)??刹皇菃?,僅有兩個性別,就可以把偌大一個世界弄得亂馬營花。因此,對此等理論,我深信不疑。
B.“有時候把自己借給別人。上半夜我借給你,下半夜你回借給我?!闭f這話的人,是自尊的,即使她因為種種原因不得已而交付自己,也有最起碼的底線,寬諒自己的底線。
C.“只要你自己不放棄,永遠會有機會。”好像連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都可以偏著腦袋對你像模像樣地說出來??墒?,這樣的話,到底是創(chuàng)可貼、云南白藥,還是七步斷腸散,只有看你的傷勢和你的療效,再定了。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