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又是一年春來到。大地復(fù)蘇,春暖花開,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也是到了植樹造林的日子,望著窗外正淅淅瀝瀝下著的小雨,這讓我想起了那一片林海,那一片綠。綠的波浪,綠的潔凈,綠的使人舒暢,綠的讓人的心靈為之顫動,使人好象走進(jìn)了一個一塵不染的天堂。
此時,我終于明白了:我為什么對壩上的林海那么的念念不忘?對它的綠那么的迷戀?這都是因為我們一走進(jìn)這個林海,這個綠色就能把我們身邊都市的繁華和嘈雜、喧囂和浮躁統(tǒng)統(tǒng)消失干凈,而對那些并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充耳不聞,還我心靈的寧靜,幸福的港灣。
當(dāng)春陽懸碧,大氣如洗,驅(qū)車出城,往北,再擇小路西行,車經(jīng)過田壟蔥榮,農(nóng)舍散落的一片開闊地,舉目望去,山脈峰巒迤邐,春色散于平林,如仙女裙裾,舒展放逸人間。不遠(yuǎn)處的林山,瀟瀟簌簌中顯得碧凈而濃綠,世界轉(zhuǎn)眼之間變得廓靜而清明,都市的喧囂消失得無影無蹤。
停好車,步行上山,那片綠啊,直拽入我的胸懷,來到了蒼翠欲滴的綠色樹林,密密的綠色,重重疊疊的枝葉,經(jīng)過細(xì)雨的滋潤,更加蒼翠。那綠得逼眼的苔蘚和灌木叢,無所不在,崖邊、樹干、溪邊,令人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詩句:“綠苔撒點點青錢,碧草鋪茸茸翠毯”。這里沒有鳥鳴聲,唯有從遠(yuǎn)遠(yuǎn)的峽谷中傳來的潺潺水聲打破密林的幽靜。我們就象一個個扎進(jìn)綠浪的游泳好手,在這片林海中自由的劈波斬浪,盡情的唱啊,叫啊!
正高興著,剛剛轉(zhuǎn)了一個彎,眼前突然開闊起來,一個面積不大的月牙湖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湖邊倚山處用圓木砌成幾排木屋豎著尖尖的紅屋頂,掩映在萬綠叢中,那清新、質(zhì)樸的小屋,在綠蔭蔭、碧沉沉,無涯無際的樹林中,給人以溫暖的歸家感覺。站在屋里的窗口眺望對面的群山,連綿起伏,云霧飄浮。而在不遠(yuǎn)處,在兩峰夾峙的峽谷間,靜靜地矗立著一座用山里的樹木做的小亭子,雖然簡陋,但卻古樸,自然,與這蒼蒼茫茫的山林融為一體,這是多么美侖美奐的組合,又是多么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杰作。草兒、花兒、藤兒、樹枝兒在這里任性的生長,仿佛要把一切都想揉進(jìn)這綠色的懷抱里,連我也不由得融入到這美麗的大自然中。
這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綠色是美妙的,宜人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冰心老人說:“綠是象征著:濃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熱切的希望……”的確,經(jīng)過蕭瑟秋天,灰白冬天,忽然冒出一片滿目新綠,你會頓覺那是生命在勃發(fā),青春在躁動,希望在閃光,生活中也就平添一陣驚喜,幾許快樂。
古往今來,遷客騷人,都對“綠色”情有獨鐘,發(fā)出了不絕的贊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江波蘸岸綠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綠流淌哪里,生機就在那里;綠注入哪里,靈氣就在那里;綠溶進(jìn)哪里,真情就在那里;綠鑲嵌哪里,美感就在那里。綠是大自然的驕子。無怪乎詩人們在字斟句酌之時,無不在“綠”字上傾注心血,揮灑激情,去求得最佳心靈美感享受。綠色就是生命!
我們走進(jìn)林場的辦公大樓,迎面的墻上有兩塊金光閃閃的銅牌,一塊是國家林業(yè)局頒發(fā)的“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另一塊是省林業(yè)廳頒發(fā)的“艱苦奮斗教育基地”。再看看墻上貼的林場的歷史照片和文字介紹:早在幾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不毛之地,通過林場職工和當(dāng)?shù)厝嗣竦牟恍概?,營造出這一片大樹林,才有如詩如畫的今天,這是何等令人驚嘆的綠色壯舉!
真是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望著屋外山上那一棵棵的松樹,他們象一個個綠化英雄,正昂頭挺胸向前進(jìn),他們彪炳了植樹人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殊榮。那一片林海,那一片綠,你綠得讓我如重任在肩,我們這些“乘涼人”,為了綠色,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該有多少事情需要我們?nèi)テ床?、去奮斗……
(作者單位: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