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森先生教我們六年級的自然科學。在第一天上課時,他給我們講了一種稱為“卡蒂萬波斯”的夜間活動的動物,這種動物的適應能力很差,以至在冰河時期就已經(jīng)絕跡了。他邊說邊把一個顱骨傳給我們看。我們都記了筆記,后來還進行了一次測驗。
當他給我發(fā)還試卷時,我感到非常震驚。在我的試卷的每一個答案后面,都打了一個大大的紅色的“×”。我這次考試不及格??隙ㄅe了!因為我一字不差地把他講的都寫下來了。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班里的人都沒有及格,怎么回事呢?
惠特森先生解釋說,這很簡單。所有這些有關“卡蒂萬波斯”的故事都是他杜撰出來的。世上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動物,因此,我們筆記本上記的內容都是不正確的。難道我們答案不正確還想得到分數(shù)嗎?
不用說,我們都很氣憤。這叫什么測驗?這叫什么老師?
惠特森先生說,我們應該想到這一點。畢竟,就在他拿出“卡蒂萬波斯”的顱骨(事實上,是貓的顱骨)傳給我們看時,他不是已經(jīng)告訴過我們世上根本不存在這種動物的遺跡嗎?他描繪了這種動物在晚間的驚人視覺,講了動物毛皮的顏色,以及他不可能知道的許多其他的事實。他給這種動物起了個可笑的名字,而我們卻仍然沒有起疑心,他說我們卷面上的零分都要記錄在他的成績簿里。結果他的確這么做了。
惠特森先生說,他希望我們能從這件事中得到某些啟迪:老師和教科書并不是永遠正確的。事實上,沒有人是一貫正確的。他告訴我們不要讓我們自己的腦子睡大覺,如果我們認為他或教科書錯了,就大膽說出來。
就這樣,我們把嶄新的懷疑態(tài)度帶進所有的課堂里,雖然我沒有任何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但是惠特森先生的課給了我和同學們同樣重要的啟示:要有正視別人的勇氣,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們錯了,這樣做,你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人。
(摘自《遼寧青年》2006年第11期)
[簡評]
我國古代先賢孟子曾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币馑际钦f:不要迷信書本。這篇短文要告訴人們的是同樣的道理:凡事要自己動腦筋思考,判斷真?zhèn)?,不要迷信書本或師尊。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人”。(吉林邊潤新薦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