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一次兩所學校間舉行一場足球賽。有一個學生非常熱愛足球運動,集體榮譽感又很強,但他起初只是個“板凳隊員”,比賽快要結束時才上場。就在比賽即將結束的關鍵時刻,他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強烈的愿望:必須在幾秒鐘內讓球進去。瞬間,他沖上前去,把球搶在手中,在一片驚訝、喧嘩、責罵聲中,抱著球跑向對方的禁區(qū),把球擲進了球門……
那個用手創(chuàng)造的進球毫無疑問地被取消了,可對那個少年的魯莽行為大家卻褒貶不一:有的人說那個少年完全是“瞎扯淡”,足球賽哪能用手去奪球、擲球呢?有的人說那個孩子的求勝心太熱切了,很可愛……
這件事給了體育界的人士一個啟迪:為什么不可以設置一種用手奪球、傳球、投球的運動呢?于是,橄欖球就這樣誕生了。
直至今日,英國還有一座這樣的雕像:一個蹲著的少年將要躍起去抓住球。雕像上刻著如下一段文字:“他無視規(guī)則,抓住球,奔跑了?!毙∧泻⒃鯓右膊粫氲?,他那樣一個小小的錯誤竟會綻放出如此的美麗,直接導致了一種運動項目的誕生。
美國的大西洋城有一位藥劑師名叫尊本伯特,他嘔心瀝血地研究出一種治療頭痛頭暈的藥,配好藥料后用水化制成糖漿,沒料到一不留神把蘇打水當白開水沖了下去,“糖漿”冒起了氣泡。他嘗了嘗味道,還別有風味。從此,被稱為“美國人的夢”并長期雄踞霸主地位的碳酸飲料——可口可樂就這樣錯誤地合成了。
日本橫濱有一位叫富安宏雄的市民臥病在床,他本來就心煩意亂,爐子上的水壺冒著汽,蓋子嗒嗒嗒地響,好像在嘲弄他。他火冒三丈,拿起枕邊的錐子擲了過去,一下刺中了壺蓋,令他驚訝的是,嗒嗒嗒的聲音竟停下來了。他興奮不已,爬起來反復實驗,證實了壺蓋上有小孔燒水時就不會發(fā)出聲音。他奔走一個月后,一家公司出高價買下了他的專利發(fā)明。
人的一生中,錯誤總是如影隨形地糾纏著我們。四體不勤,躺著不動,除了懶惰當然啥錯誤都沒有,成功者、干大事者、敢于創(chuàng)新者的錯誤往往比因循茍且、墨守成規(guī)者的錯誤要多得多。IBM的創(chuàng)始人華特先生說過一句極端的話:“成功的法則就是把犯錯誤的速度提高一倍。”因此,我們不必害怕錯誤,而要以錯誤為師,哲人說:“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彼粌H會衍生美麗,而且常常會帶來機遇。我們何必因為害怕它而畏首畏尾、踟躕不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