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9歲的下崗女工將自己治療肝癌的錢,捐給山民修路,甚至瞞著家人偷偷跑出去打工湊修路的錢。她病逝后,人們遵照她的遺愿,將她的骨灰埋在了一個能看到新路的山坡上……
得知絕癥想到修山路
2005年11月6日早晨,正準(zhǔn)備做飯的馬華珍忽然感到腹部一陣劇痛,丈夫章苗林趕緊將她送到嵊州市中心醫(yī)院。兩個小時后,醫(yī)生將章苗林叫到一邊說:“你妻子已是肝癌晚期……”章苗林霎時驚呆了。
想到當(dāng)年在市服裝廠工作的馬華珍嫁給了他這位農(nóng)村小伙,后又下崗,一年前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臨時工作,生活剛穩(wěn)定下來,沒想到如今又患上絕癥……章苗林的淚水簌簌流下。
“你不能哭!”醫(yī)生說,“不要讓她知道真實的病情?!?/p>
然而幾天后,馬華珍還是從病友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真實病情。這天,她平靜地對丈夫說:“你不要再瞞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這病根本就治不好,讓我出院回家吧,在這里錢是白花??!我想過了,治療我這病要花很多錢,還不如把這些錢拿去做點有用的事?!?/p>
接著,馬華珍又動情地說:“苗林,你還記不記得我倆戀愛時,我第一次去你家時的情景?那天走在半路,恰好遇到你老家村里的一個老人挑著兩筐青菜去城里,窄窄的山路上我們擦身而過,由于路窄老人的挑子掉在地上,兩筐蔬菜散落一地,我們一起費了好大勁兒才幫老人收拾好……那時我就在想,什么時候能把這3公里羊腸小道修成寬敞的公路就好了。苗林,現(xiàn)在我已想好了,把為我治病的2萬元錢拿去捐給老鄉(xiāng)們修路吧。你同他們一起把這條路修好,這是我最后的愿望!”丈夫含淚答應(yīng)了妻子的請求。
然而,兒子章浩山堅決不同意:“不行,生命最重要,治病要緊!”
章苗林流著淚說:“兒子,這是你媽媽最后的愿望,尊重她的意愿吧。因為她現(xiàn)在最牽掛的,是那條堵在她心里多年的山路??!”
兒子最終想通了,他擦了擦眼淚說:“爸,你放心去吧,我一定照看好媽媽!”
不為私利的“私路”一定要修
從嵊州市區(qū)到老家三塘鄉(xiāng)兩灣村路途僅有19公里,可是進(jìn)村3公里那狹窄的山路卻讓章苗林步行了一個多小時。此時,他更深切地理解了妻子的選擇。
回到兩灣村,章苗林將2萬元錢放在了老鄉(xiāng)的炕頭:“這是華珍的心意,我和你們一起來修路!”
“這是你妻子的救命錢,我們說啥也不能收??!”村民章德龍說。第二天,章德龍等村民專程到醫(yī)院看望馬華珍:“你捐來的錢我們不能要!但你放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能再等了,這路我們一定要修!”他們留下馬華珍的這筆捐款離開了。
就在馬華珍從醫(yī)院回到家中幾天后,章苗林回家探望妻子,馬華珍將2萬元再次塞給他:“一定要拿去,修路沒有錢怎么能行??!”然后,關(guān)切地問道,“修路的準(zhǔn)備情況怎么樣了?”章苗林說:“大家修路的熱情非常高,村委會也很支持,專門成立了一個修路領(lǐng)導(dǎo)小組,村主任還親自當(dāng)組長呢。你就在家里等我們的好消息吧!”
可后來,馬華珍從丈夫一次次回來時細(xì)微的表情中,已經(jīng)感到了情況的不妙。在她的再三追問下,丈夫最終道出實情:“唉……我和大伙兒費了好大的勁把線路和設(shè)計方案都搞好了,可是上面卻有人阻止,理由是:個人捐款修路,就是一條‘私路’,搞不好以后會出現(xiàn)個人收費。這樣一來,事情就復(fù)雜了。”
“不錯,這條路雖然不是由公家出資修建,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會去爭它的產(chǎn)權(quán),去設(shè)卡收費!”馬華珍緊緊地握著丈夫的手說,“不論干什么,只要不是謀私利,就大膽地去做!”
妻子的話再一次堅定了章苗林的決心。這天,章苗林回到兩灣村,再次召集鄉(xiāng)親們商議修路的事情。夜深了,百余戶村民仍聚集在老樟樹下議論著。最后,大家終于達(dá)成一致意見:為了全村的發(fā)展,這條不為私利的“私路”一定要修!
會后,80多歲的陳老太太捐出了多年攢下的準(zhǔn)備做棺材的860元錢。她說:“人家章苗林的媳婦寧可命不要都支持大伙兒修路,咱還說啥啊!我沒有力氣了,但這錢還能管點用?!币姶饲榫?,村民們也紛紛捐款,僅僅兩天,這個貧困山村的村民們就捐出了1萬多元。
帶病偷偷打工湊修路錢
2005年12月15日上午,一陣鞭炮聲后,通往山外的兩灣村公路正式開工了。
躺在床上的馬華珍每天都惦記著筑路工程的進(jìn)展情況??吹狡拮拥牟∏樵絹碓絿?yán)重,章苗林幾次要求留下來照看她,可每次都被她“趕”走:“這里有兒子照看我就夠了。進(jìn)山吧,有你在,就多一份力量?!?/p>
2006年1月9日,在馬華珍的強烈要求下,章苗林和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她來到工地上。她看到大山半腰,一群老鄉(xiāng)正為她與大家的共同夢想而開山鑿石。當(dāng)人們看到馬華珍時,都主動向她問候。老鄉(xiāng)們說:“放心吧,我們就是扒下一層皮,也要把這條路修起來!”
看到疾病折磨下的馬華珍已經(jīng)枯瘦如柴,幾天后,山里的一些村民便在一起議論:“有病總得治啊。”于是,大家一起湊了2000元送到了她家里,可是馬華珍說什么也不肯收下這筆錢。
2006年3月,馬華珍的病情稍有好轉(zhuǎn),她便瞞著丈夫和兒子,以每天“單獨上街散步”的名義,悄悄到附近一家工廠做計件零工。一個月后,馬華珍因病情惡化不能繼續(xù)做工,只好又躺回床上。這天,她把打工掙的1080元錢交給丈夫:“拿去,給大伙修路!”
在馬華珍的感召下,兩灣村村民又捐出了3萬多元,全村400多人輪番堅持在工地上鑿石挖路。
老鄉(xiāng)們輪番背著她看工地
2006年7月,一條寬6米、長3公里的公路終于如飄逸的彩帶,將山里山外連接在一起。幾乎一夜之間,兩灣村的物產(chǎn)因交通的初步解決而大幅增值,興奮的山里人決定明年大量種植蔬菜和水果。
8月10日,正當(dāng)山里人開始享受到修路實惠的時候,馬華珍卻因病痛加劇而昏倒,丈夫趕緊將她送到市中心醫(yī)院搶救。馬華珍蘇醒過來后說:“苗林,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把我?guī)Щ貎蔀炒?,讓我最后看一眼你們修的那條路吧?!?/p>
第二天一早,當(dāng)出租車載著馬華珍來到那條新修成的公路的時候,坐在車?yán)锏乃齼裳弁?,蜿蜒起伏的公路一直通向大山深處。“真沒想到修得這么快!”她感慨道。
馬華珍更沒有想到的是,順著這條新開的公路,走來了兩灣村200多位男女老少。原來,得知馬華珍要在生命最后的時刻來看這條新修的公路,他們都自發(fā)地來到路口迎接她。
看到眼前的場面,馬華珍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坐在車?yán)锏乃荒艹粤Φ赜米詈唵蔚氖謩葑鞔???墒牵捎谟旰蠊纺酀?,出租車已?jīng)無法前行。老鄉(xiāng)們說:“讓我們背著你進(jìn)山看路吧!”
于是,一雙雙手臂爭相伸了過來。在老鄉(xiāng)結(jié)實的脊背上,馬華珍看清了這條路的每一段、每一處……她久久地凝望著這條出山的公路,欣慰地點了點頭。
這天深夜,執(zhí)意要在生命最后時刻留在村里的馬華珍進(jìn)入了彌留狀態(tài)。她對丈夫說:“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在附近山坡上,一定要讓我看著這條致富路修完……”次日凌晨,馬華珍離開了這個世界。遵照她的遺愿,人們將她的骨灰埋在了一個能看到新路的山坡上。
馬華珍捐出生命錢修路的事跡在當(dāng)?shù)貪u漸傳開。在她的感召下,從兩灣村出去做事的5位老鄉(xiāng)專程回來捐助5000多元支援修路;50多位嵊州市民自發(fā)捐款4000多元。
2006年12月初,一個喜訊傳到兩灣村:紹興、嵊州交通等部門要合力將這段由馬華珍倡導(dǎo)捐助的路建成縣級標(biāo)準(zhǔn)公路,將在3個月內(nèi)全部實施水泥路面澆鑄。
(金衛(wèi)東、杜啟榮薦自《民主與法制時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