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后,國內(nèi)外人士給毛澤東贈送了不計其數(shù)的禮品,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現(xiàn)在保存著2份禮品清單。
一份清單上記載了巴基斯坦總統(tǒng)佐勒非卡爾·阿里·布托送給毛澤東5箱橘子共45公斤,中南海供應科從外交部禮賓司取回,登記時間為1972年2月5日。另一份清單登記了1958年至1959年中外人士送給毛澤東的部分禮品。
送給毛澤東的禮品種類五花八門。從1958年至1959年的清單上看,有收音機、攝影膠卷、立體幻燈機、兔毛背心、雨衣、地毯、枕席、龍須草席、海產(chǎn)標本、人參、鹿茸、酒杯等物品,共計40余種。這些禮品大部分是單位送的,也有個人送的,如1958年12月10日,唐山的楊慶儉送人參2棵;1958年12月29日,甘肅的謝成德送熊掌、鹿茸2.5公斤;1959年10月15日,西安的謝芝鏡送象牙筷1雙;1959年10月17日,上海的黃正和送刻有八屆八中全會公報的永久牌鋼筆1支;1959年11月25日,香港太古船塢的楊慎德送仿古玉魯2件、玉扁笄1件,等等。
對于送來的禮品,除極少數(shù)幾件,如西哈努克親王送的公文包、齊白石送的硯臺、郭沫若送的手表等被毛澤東留下外,其余的都造表交公。毛澤東留下這極少的幾件,是由于與送禮人有深厚的私人情誼。比如和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因為同是湘潭人,所以兩人交往較密切,多次互贈禮物。1953年春,齊白石老人90大壽,毛澤東特意送上4件壽禮:1棵湖南特產(chǎn)茶油寒菌,1對湖南王開文筆鋪特制長鋒純羊毫書畫筆,1支東北野參和1架鹿茸。齊白石先生給毛澤東送過圖章、書畫精品、硯臺等,毛澤東也僅留下硯臺,其余的均交公了。
很多外國領(lǐng)導人都給毛澤東送過珍貴的禮物。比如1964年非洲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送了1只大象牙,2個人都抬不動;瑞士總統(tǒng)送了全金表2塊。工作人員把這2塊金表給毛澤東看,問是否留下,毛澤東說:“這種禮品不能要,誰當主席他送給誰,你當主席也會送給你。我是代表人民的,這種禮品不能收,一定要送倉庫。”
上世紀60年代初,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到杭州龍井茶產(chǎn)地梅家塢參觀制茶。黃炎培要買1罐龍井茶送給毛澤東,茶場的同志聽說后非常高興,精選了上等的好茶,并且堅決不肯收錢。黃炎培只好帶回北京,送給毛澤東,并寫了一封信說明情由。后來,毛澤東委托別人將這罐茶葉送還了梅家塢茶場,并且表示感謝。
解放初期,地方上常常向北京送一些土特產(chǎn),請中央領(lǐng)導同志品嘗,以表達心中的敬意。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周恩來總理召集各省的書記、省長等負責人在小會議室開會。他說:“這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生產(chǎn)出來的果實,這種風氣要不得。以后你們誰送東西我們都原封不動退回,而且要批評?!?/p>
湖南,是毛澤東的家鄉(xiāng),湖南人對毛澤東就有更深一層的感情。盡管中央不允許地方送禮,但湖南人認為送點自己種的時鮮蔬菜、熏的臘魚等總可以吧,而且這些東西都是毛澤東最愛吃的。毛澤東對故鄉(xiāng)也有一種濃濃的眷戀之情,對從小吃慣了的食物時?;匚?,所以,對湖南捎東西的行為沒有予以批評,但他每次總會算清價錢,分文不少地把錢寄回去。
(王峰薦自《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