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個特點就是“有約在先”,這里面體現(xiàn)著美國人講信用的品質。
美國人的預約觀念是絲毫不含糊的,凡串門、看病、購票、住旅館、談生意、找工作等公私事宜,都需事先預約,得到對方許可后才能前往。這樣做很方便有效,大家都節(jié)省了時間。
在美國,老百姓生活中最典型的預約是看醫(yī)生。除了急病可立即去看急診外,所有其他各科身體檢查、治療、門診等都要提前預約,通常要等上少則數(shù)日多則幾個月才能去醫(yī)院或門診部。因此,美國的醫(yī)院門診部見不到排長隊的現(xiàn)象。
在私事上,度假、請客、探親訪友也要事先計劃好,不可期限迫近突發(fā)奇想。如去別人家拜訪,得提前打招呼,起碼先去個電話,一是免得人家不在而空跑;二是出于禮貌問人家是否愿意接待,假如人家表示不方便,就不可以貿然上門。美國人在家開派對請客,都要提前數(shù)周發(fā)邀請信,并問清楚客人是否能出席。要是只提前一天或臨時想起來才約朋友,就別怪人家無法赴約而拒絕。
美國人從小就被培養(yǎng)了這種“有約在先”意識,習慣養(yǎng)成之后,對辦公事私事都很有幫助。我在美國機構工作的深切體會是,預約日程記事簿不可少。工作開會、與人會談等,上面都列得一清二楚,如有時間沖突也能馬上知道,通常按照“先來先得”的原則處理。這也提醒每個人,萬事及早約定。有位中國記者來美國,訪問了不少新聞媒體。有時他約見的是大牌主編、著名記者、明星主持,雖然人家答應接見,但約定后沒再聽到人家通知而不放心,因此,臨會見前他還打電話去確認,反倒讓人家以為他想改期。遇到幾次類似情況后,他終于明白美國人無論事務多么繁忙,一旦約定就決不食言。
有約在先,就意味著不能違約,實在無法出席,要及時通告改期并誠懇道歉,決不可無故缺席。經常違約者會被認為不守信用,美國人對此深惡痛絕。
(宜壘、兵儒、正均、大裕、衛(wèi)東薦自《做人與處世》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