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不住我的再三“逼迫”,兒子終于決定從韓國回國發(fā)展。
不過他去的時候是一個人,回來時卻是三個人。除了小孫子永泰,他還給我?guī)Щ貋硪粋€會講漢語的韓國媳婦樸恩貞。
我對小孫子寵愛有加,恨不得天天都把他捧在手心里??墒?,恩貞卻迫不及待地把他送到了學校。
恩貞送小孫子上學前,會鞠著躬對我們說:“爸爸,媽媽,我們走了?!睂O子也學著她的樣:“爺爺,奶奶,我們走了。”我對媳婦說:“在我們中國不興這個,你就免了吧!”“那怎么能免呢,你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應該尊敬你們,也應該記著你們的好?!备屛殷@奇的是,恩貞制作了一個“孝行牌”掛在孫子胸前。牌的正面是父母像,背面是孝敬父母的種種格言與規(guī)定。她每天晚上還要求孫子對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樣。我心里覺得媳婦這樣做,簡直是在折騰我的寶貝孫子。
這還不算,更讓我不舒服的是,她每次接孩子回來,就叫孩子做這做那,讓他給我們盛飯,收拾碗筷。我責怪媳婦說:“他那樣小,你就讓他做這做那,他受得了么?”恩貞說:“讓他做這些,是體會辛苦,學會感激,表達對長輩的尊重?!?/p>
于是,在餐桌上,我們四個大人都等著小孫子盛飯。一家人吃完飯后,恩貞知道我的習慣,喜歡飯后喝一杯茶。她給我們倒好茶以后,卻叫孫子雙手捧著茶杯,恭恭敬敬地端給我。看著孫子顫顫巍巍地端著茶向我走來,我整個心都懸了起來。我對媳婦說:“你就不怕那么小的孩子燙著嗎?”“媽,你不用擔心,他慢慢就會好的,再說永泰也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感激呀!”我無言以對。
中秋節(jié)到了,兒子和恩貞帶著孫子,穿著韓國五彩的民族服裝,叩響了我們的房門。我和老伴還沒來得及反應是怎么回事,他們就跪下來向我們叩拜。我們匆忙地把他們扶起來,責怪兒子為什么這么大了還向我們行如此大的禮,兒子誠懇地說:“父母養(yǎng)我這么多年,從沒受過我一拜,我應該學學韓國人,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因為今天也是韓國人的‘感恩節(jié)’?!甭犓绱苏f,我和老頭子臉上都掛滿了淚珠。他們磕了頭以后,就雙手把禮物呈了上來。我看到小孫子制作的精美小卡片,上面歪歪斜斜地寫的全是感謝奶奶、爺爺的話。
我心里暗暗接納了媳婦那種有別于我的教育方式,并深有感觸:媳婦這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肯定是一個知道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人。
(蘭欣、啟榮、耀良薦自《家長里短》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