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4日,由郫縣老拳師李賢清發(fā)起,青城派掌門劉綏濱主持,一場別開生面的民間武術(shù)交流活動在四川郫縣一農(nóng)家小院打開了序幕。
據(jù)了解,郫縣古稱四川小少林,歷代高手輩出。解放前,四川有“無郫不成擂”的說法,意思是當年的搏擊擂臺賽上,如無郫縣選手參加,當年的擂臺就沒有看頭。而郫縣民間一直保存著按民間規(guī)矩打擂較技的傳統(tǒng)。
此次活動中,郫縣少兒武術(shù)隊陳玉肖、周毅清(郫縣武術(shù)大師周定國的曾孫)、胡華軍展示了長拳二路。郫縣武協(xié)副主席鄧素英,是解放前四川省擂臺賽特級金章周定國之徒,她表演了傳統(tǒng)散打天地盤基本功。郫縣武林高手劉光普、張健開、王志成、駱開成、王華南、陶子清、李賢清等人,分別為來賓們表演了岳門頭部、綠林黑虎拳、八母棍、逍遙樁、蘆林短打、雁翎刀、子龍槍。青城文武學校曾攀、祁小軍表演了連城拳、單鞭拳。溫江漢斌武館劉真陽、張新宇表演了脫銬拳、四馬投唐。小俠女胡夢同展示的懸空斷物功夫表演贏得了現(xiàn)場陣陣掌聲,而成都的何蓉琪展示的三指禪、虎爪功、蜈蚣跳等少林硬功更是令人叫絕。專程趕來的省武術(shù)協(xié)會副主席肖家澤則表演了鷹拳,漢斌武館館長張漢斌為來賓們表演了黃林的火龍拳。
在整個活動中,最出彩的則是民間打擂較技,因為此次較技是不分體重、年齡、使用踢打摔拿、不戴任何護具的一次對抗。其中58歲的駱開成對30歲的李永陶,69歲的陶子祥對67歲的陶子清,69歲的李賢清對40歲的王子成,16歲的曾攀對21歲的祁小軍,50歲的王華南對30余歲的黃云富等,他們的對抗引得了觀眾們的如雷掌聲,連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都想上前一試高下,真正展示了傳統(tǒng)武術(shù)的以小打大、以老勝弱、以柔克剛的特色。
成都晚報、成都商報、成都電視臺、郫縣電視臺等媒體紛紛進行了采訪報道。
拳拳到肉,民間高手不假打
看過無數(shù)次武術(shù)比賽,許多都是比賽套路動作,即便是對打,賽場上的運動員招數(shù)看起來也像是經(jīng)過排練的。然而在昨天,郫縣郫筒鎮(zhèn)波羅村4組舉辦的一場武術(shù)擂臺賽,高手們在臺上真打,讓記者吃驚不小。由于打得激烈,估計下來有人要吃跌打藥了。
院壩土擂臺再現(xiàn)“小少林”
郫縣武術(shù)界在江湖上被稱作“小少林”,因其核心力量匯集了少林的多個門派,云集了眾多高手而名聲遠揚。每年,郫縣民間都會舉行一次擂臺賽。
昨天到場的當?shù)睾椭苓吙h市武林人士有上百人。畢竟這是實力的較量,比賽中不可預計的變數(shù)太多,許多人是帶著請教學藝的想法來的,真正上場打擂的只有6對。這些打擂的選手年齡最小的十幾歲,最大的七十多歲。
郫縣武術(shù)協(xié)會組織人員告訴記者,郫縣傳統(tǒng)土擂臺的主要特點,一是都不帶護具,二是對打都來真的,三就是不擇場地,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和生活中的“對戰(zhàn)”很接近。昨天的比賽,就是選在當?shù)孛耖g一名正骨名醫(yī)師、武林人士李賢清家的院壩里。
騰挪似猿猴 對打如搏虎
還沒走進李賢清家,遠遠地就聽到院子里傳來陣陣鼓掌喝彩聲。帶著好奇心,記者快步走進院子,只見院子里的觀眾圍成一圈,院壩中間一老一少正在較量。老者已經(jīng)七十多歲,年輕人三十歲左右。兩人互相防備著,兩手不停比劃,防范對方來襲。腳下快速移動,兩眼死盯住對方,尋找進攻的機會。突然老者一邁步跨到年輕人身后,反手轉(zhuǎn)身襲擊,結(jié)果年輕男子早有防備,躲閃的同時一手護身,一手直取老人前胸。老者敏捷如猿猴一般跳開躲過,但進攻機會已經(jīng)失去。半分鐘過后,老者的一個失誤被年輕男子抓住。年輕人疾步上前閃到老者身后,雙手同時攻擊老人雙肩,腳在老者下盤一掃。要是平時,老者早被摔翻,這里年輕人的腿下只是一個動作,在接近老人時虛晃一下。不過裁判和觀眾已經(jīng)分出高下,裁判叫停。老者笑著擺手退場說,不行了,老了。場上頓時掌聲一片。
據(jù)老人們說,以前習武的人在這樣的比賽中,只是爭強好勝,根本不管對方死活,失去了切磋的意義。為了使武術(shù)得到發(fā)揚光大,現(xiàn)在大家都是點到為止,切磋和競技的目的達到了,這樣的比賽也能夠健康的發(fā)展。
接下來的比賽中,最激烈的是兩個年齡相仿的少年對打。轉(zhuǎn)眼之間兩人就已經(jīng)在場上踢腿揮拳,斗了十幾個回合,雙方都在不停進攻,躲閃不及時,身體直接承受擊打并借機反攻。兩人激烈的對打,引得滿場喝彩不斷。見兩人動作強度大,從擊中對方的點數(shù)已經(jīng)分出勝負,裁判叫停。
青城武館的漆小軍和曾濤進行的是對抗散打比賽;69歲的陶志祥和67歲的陶志清兩兄弟,對打的是魁山派逍遙門功夫;69歲的李賢清和56歲的王志成進行的是郫縣岳門頭部拳比賽……幾個回合下來,略有勝負,但選手們更注重的是弘揚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