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中學的陳玉老師患卵巢癌,雖經(jīng)積極治療,但半年后還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消息傳來,人們都為陳老師惋惜。在殯儀館的悼念儀式上,有的老師說,許多癌癥患者治療效果很好,病后幾年、幾十年活得好好的,沒想到她走得這么快!還有的老師說,陳老師一生未婚,生殖系統(tǒng)“冰清玉潔”,不應該生病啊。
原來,陳玉老師是老“知青”,“文革”早期高中畢業(yè)下鄉(xiāng)插隊。一年二載,很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家在城里,人在鄉(xiāng)下,不知哪年哪月能回家,那時調動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婚事因此耽誤下來。好不容易等到浩劫結束,神州云開霧散,陳玉也于而立之年考上了大學。她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如饑似渴地學習,出了校門又一心撲在工作上,加上年齡大了,難以找到各方面都相當?shù)陌閭H,因此一直未婚。
校醫(yī)趙大姐曾經(jīng)在大醫(yī)院婦產(chǎn)科進修過,她向大家說起了陳老師得病前后的經(jīng)過和病因。
卵巢癌可發(fā)生
于女性任何年齡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并稱“婦科三癌”。卵巢癌發(fā)病率位居第三,卻被稱“婦科癌魔”,惡性程度居于首位,其病死率比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都高,對生命威脅最大。其一,卵巢癌可發(fā)生于女性任何年齡,小至腹中女胎,大至白發(fā)老嫗。其二,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小若橄欖,隱藏不露,早期無癥狀,不像宮頸癌檢查方便,更不像乳房癌那樣可以自查,不易開展普查,因此不易發(fā)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癥狀到醫(yī)院就診時多屬晚期。其三,卵巢癌擴散快、轉移早,而且種類繁多,療效不一,愈晚愈差。這是陳玉老師病后不久就被奪去生命的主要原因。
趙大姐還說,陳老師的母親也死于卵巢癌。約20%的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史。假設一位沒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其一生患卵巢癌的危險為1.4%,那么有一個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此病者,其危險便增至5%;若有一個一級親屬患遺傳性卵巢癌綜合征,其患卵巢癌的危險則高達50%。
獨身,讓卵巢癌有機可乘
趙大姐又說,恰恰是陳老師的“冰清玉潔”,沒有結婚生育,成為了她患病的另一個原因。統(tǒng)計資料說明,隨著妊娠次數(shù)增多,育齡女性發(fā)生卵巢癌的機會逐漸降低,而不孕婦女更易患卵巢癌。因為妊娠期間卵巢停止排卵,產(chǎn)后哺乳期卵巢一般也不排卵,故一次生育可讓卵巢休息養(yǎng)護一年有余。還有,陳老師長期獨身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讓卵巢癌有機可乘。其他因素,如高膽固醇飲食、過多X線照射、病毒感染、吸煙等似乎與陳老師關系不大。
姚老師說,陳老師雖然從不抽煙,但與她同一辦公室的王老師煙癮很大,他從不在學生面前抽煙,辦公室卻成了他的“專用”吸煙室,陳老師被動吸煙,受害不淺。
趙大姐提醒眾女同事,當有以下3種情況時,務請引起重視,及早就醫(yī):(1)40歲以上;(2)曾有較長時間卵巢功能障礙,如月經(jīng)過多、經(jīng)前緊張綜合征、乳房脹痛、多次自然流產(chǎn)、不育及過早絕經(jīng)等;(3)較長時間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腹脹和腹痛癥狀。
編輯/譚翔 tanxiang@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