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業(yè)廣告在產(chǎn)品的流通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引起企業(yè)與工商界的廣泛重視。本文擬對部分成功的中英文商業(yè)廣告語做以分析和鑒賞。
[關(guān)鍵詞] 商業(yè)廣告中英文廣告語賞析
隨著經(jīng)濟社會和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廣告已成為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備受企業(yè)管理者及工商界的重視。企業(yè)制造商品,而廣告創(chuàng)造消費??梢姡晒Φ膹V告已成為商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消費者,增加市場占有份額的一把“利劍”,是企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在經(jīng)濟發(fā)達,廣告興旺的英美國家,商品廣告更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與其社會生活幾乎形影不離。因此,本文擬對部分中英文廣告語的構(gòu)成及特點做以分析和鑒賞。
一、 廣告語言的特色及形式
“廣告”的意思是“喚起大眾對某事物的注意,誘導(dǎo)于一定方向所使用的一種手段?!焙蜐h語中“廣而告之”的意思相吻合。因此廣告也就具有了告知、說服和備忘的功能。這些功能決定了廣告用語要簡潔、生動、形象、富有感情色彩和強烈的感染力。
廣告語言在形式上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或極具鮮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對仗押韻,或節(jié)奏感強、瑯瑯上口,或富于創(chuàng)新,耐人尋味。
二、廣告標題、口號,簡潔明了、引人注意
廣告標題是表現(xiàn)廣告主體的短文,是一則廣告的核心。它精煉地概括產(chǎn)品的主題,語言簡潔、直接,以強化人們對其產(chǎn)品的印象,維持廣告宣傳的連續(xù)性。不少的廣告口號都是從標題演變而來的。
因此,廣告的標題或口號中多用直接式廣告語,它往往一語道破天機,精煉地將商品的主題表達出來,把最重要的信息和情感直截了當(dāng)?shù)母嬖V人們。最常見的方式是以商品名稱和廣告商名稱命題,并多采用短句形式,便于上口記憶,既能引發(fā)消費者的好奇心,又能區(qū)別于其他同類商品。如:威力洗衣機的廣告:“威力,威力,夠威夠力”;《時代》雜志:“閱讀《時代》,就能理解時代”;海飛絲洗發(fā)水:“頭屑去無蹤,秀發(fā)更出眾”;耐克鞋:“Just do it. (隨心所欲)”。而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Coca-cola is it. (還是可口可樂好)就更為經(jīng)典了。再如,七喜飲料的 Fresh Up with Seven Up! (君飲七喜,精神倍增)。上訴廣告語都極力用最精煉的語言,將自己產(chǎn)品的名稱或特點作為主打廣告語,以正面形象不失時機地傳遞產(chǎn)品信息,語言簡潔明了,內(nèi)容突出鮮明。
三、創(chuàng)新拼寫,增強吸引力
在英語廣告中,用詞往往更富于創(chuàng)新,廣告創(chuàng)意人員根據(jù)英語的構(gòu)詞規(guī)則,創(chuàng)造一個能為讀者理解的詞,以加強廣告的新鮮感和吸引力。他們或者錯拼,或者加上前綴后綴,雖然新詞與原詞形態(tài)不同,但意義尤存。如:
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eggsactly”是 “exactly” 的變形,并在形態(tài)上與 “egg” 相對應(yīng),達到了幽默中間機智的效果。這類“構(gòu)詞游戲”可謂匠心獨運,大大增加了廣告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再如:Introducing the new Infinia with Intouch. (Toshiba--Intouch) (Infina全新登場,好時機就在身旁)。 這則廣告中的故意錯拼也達到了突出產(chǎn)品品牌吸引讀者閱讀的目的。
四、運用多種修辭技巧,語言生動形象
在廣告如林的時代,為使廣告能夠獨樹一幟,惹人注目,廣告撰稿人會利用多種修辭手段,以增強廣告的說服力,感染力。這些修辭手段通常包括比喻、擬人、雙關(guān)、重復(fù)、夸張、押韻等。
1.比喻
比喻是廣告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運用比喻可使所描繪的事物形象生動,貼切恰當(dāng)?shù)谋扔鬟€可以突出產(chǎn)品的特點或特色,很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比如:有如您第二層皮膚(牛仔褲廣告);隱形的手套(護手霜的廣告);Light as a breeze, soft as a cloud;輕柔如風(fēng),舒軟如云 (服裝廣告);Ride like a feather in your pocket.(汽車廣告);A room for five toes.(推銷鞋的廣告);The most sensational place to wear satin on your lips.這是一則推銷口紅的廣告,把口紅比喻成“緞子”,涂抹在最富有激情的地方,好似給紅唇穿上光亮柔滑的綢緞一般。這樣的比喻恰當(dāng)貼切,極具感染力和誘惑力。
2.擬人
廣告中的擬人是把所宣傳的產(chǎn)品人格化,從而賦予它人所具有的情感、感覺,它能使原本呆板冷漠的產(chǎn)品頗具人情味,使消費者讀起來倍感親切。例如:
We are proud of the birthplaces of our children, the grapes of Almaden. On our classic various wines, you will find the birthplaces of our children. (Almaden 葡萄酒廣告)
又如:The most thoughtful Nikon of all time. No one cares more about your image than Nikon. (有史以來最體貼人的尼康;沒有人能像尼康那樣關(guān)心您的形象)在這則廣告中,沒有生命的尼康相機被擬人化地賦予了生命,使消費者在廣告中看到的是“關(guān)心”、“體貼”人的和最關(guān)心人形象的尼康。
3.雙關(guān)
雙關(guān)語是利用語言文字的同音或同義、同音異義的關(guān)系,使某些詞語在特定環(huán)境下具有雙重意義。雙關(guān)語在廣告文案中應(yīng)用最為廣泛,也是最有效的修辭手段之一。雙關(guān)使用得當(dāng)?shù)脑?,能使語言產(chǎn)生幽默風(fēng)趣的效果。
請看臺灣“箭”牌口香糖的廣告:一“箭”鐘情,一“箭”如故。區(qū)區(qū)八個字生動形象地通過“見”與“箭”的諧音,既起到了傳情達意的效果,又顯示出該產(chǎn)品質(zhì)量優(yōu)秀,深受喜愛,并且還暗含了箭牌口香糖可以傳達友誼的功效,促銷效果甚佳。
再看中國聯(lián)想集團的廣告口號:“沒有聯(lián)想,世界會是什么樣子?”這里“聯(lián)想”是一語雙關(guān),精煉明確,鼓動性強。
同樣,在英語廣告中雙關(guān)語的運用也是見仁見智,風(fēng)格獨特。
比如: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這則廣告的妙處在于把“a good deal”的常用意義“許多”和廣告的特殊意義“一樁好買賣”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
再看一則“Weight-Watcher”冰激凌廣告的標題?!癝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放心吃吧,別擔(dān)心體重)就是巧妙的利用了“spoil”一詞的雙重含義。既表到達了“spoil yourself”(盡情享受),又向消費者傳達了“not spoil your figure”(不會破壞體型)的這層含義。通過 “spoil”這一雙關(guān)語,營造了一種輕松幽默的氣氛,自然能為消費者所接受。
4.重復(fù)
在廣告語言中,為了突出某種產(chǎn)品和信息,撰稿人往往采用重復(fù)某些詞語或句子的方法,以加強讀者的印象。例如:
No ordinary number.No ordinary taste.(非凡的數(shù)字,非凡的口味)
這是英國“555”牌香煙的廣告,通過對 no ordinary (不同一般,非凡的) 的反復(fù),進一步突出了“555”香煙非同尋常的品味。
再看著名的東方快車的一則廣告。 Train of kings. King of trains. (眾王之車,眾車之王) 廣告文案中僅有三個單詞,但是通過三個單詞在不同位置上的重復(fù),卻產(chǎn)生出氣勢非凡的效果。
除上述幾種常用的修辭手法之外,采用幽默夸張的修辭手法,也能制造出奇制勝的效果。美國芝加哥一家美容院的廣告牌上曾寫道;“不要對剛剛從我們這里出來的姑娘使眼色,她很可能是你的奶奶噢。”語言夸張幽默,真是讓人過目難忘。
英語廣告中還常常使用押韻的手法,使其讀起來瑯瑯上口,節(jié)奏感強烈,體現(xiàn)出一種韻律美。請欣賞如下廣告:
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使不可能變成可能——佳能打印機 (尾韻)
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沒有不做的小生意,沒有解決不了的大問題?!狪BM(頭韻)
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rom Sony.
高保真,高享受,高時尚,只來自索尼。 (頭韻)
五、借用詩詞文化,促進廣告宣傳
廣告的文化魅力,其價值是無形的,價值量常常難以衡量。河南酒業(y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河南人硬是通過文化,打開了酒業(yè)渠道,使河南酒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杜康是傳說中釀酒技術(shù)的發(fā)明者,曹操在《短歌行》中也留有佳句“何以解憂?惟有杜康”。1990年河南伊川研發(fā)出杜康酒,憑借的就是一個傳說和一句佳言,成功地推出了杜康酒。我國代表團出訪日本時,曾把杜康酒送給原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并賦有“獻上杜康酒,周公古義長”的詩句。杜康酒和這句詩很快就傳遍日本,在日本形成一股杜康熱。
日本豐田汽車在中國做廣告時也曾巧妙地借用漢語成語“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創(chuàng)新性地推出“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語。其宣傳力度之廣之大,令婦孺皆知。
新加坡假日酒店的廣告,也借用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眾所周知的西方諺語,推出了“All roads lead to Holiday Inn”。
上述例子都是借用某一詩歌、名言或諺語等,在原有形式上改動部分詞語,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效果,增強了宣傳力度,讓人耳目一新,過目難忘。
總之,通過對上述引例的分析鑒賞,我們可以看到廣告語言的特點和魅力,也為企業(yè)管理人士和廣告創(chuàng)意人員提供一些借鑒與啟迪,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