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嘉陵江從秦嶺款款南下,哺育著兩岸的蕓蕓眾生。在風景優(yōu)美的嘉陵江畔,川東北人民卻忍受著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折磨。多年來,由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缺乏根治辦法,容易復發(fā),纏綿難愈,因此被喻為“不死的癌癥”。
袁國華就是一名??恕安凰赖陌┌Y”的風濕病學專家。4月初,我們如約見到了袁國華,話題圍繞袁國華教授的專業(yè)——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治療逐步展開。
無悔的選擇——“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的導師、解放軍總醫(yī)院施桂英教授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方法奠定了我成功的基礎,而導師的教誨‘始終堅持不懈地奮斗’和‘把病人當作自己最好的老師’則是我成功的途徑,我感謝那慈母般的導師施桂英教授?!痹瑖A教授在一篇感悟中寫道。
袁國華曾師從于國內著名風濕病學專家施桂英教授?!皩煹慕虒W方式很不一樣,她總是進行現場演繹。如果我們診斷不正確,她馬上就會批評我們。”求學時的點點滴滴,仍存留在袁國華的腦海里。那時,他白天跟隨導師上臨床,只有抽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做實驗。
1999年5月,袁國華前往日本圣瑪里安那醫(yī)科大學免疫、風濕和基因研究中心任研究員。2002年5月,課題完成后,他拒絕了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邀請,毅然回國,并放棄了國內大城市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來到地區(qū)偏僻、經濟落后的川東北地區(qū)工作。
“許多人都問過我相同的問題,為什么會選擇留在這里?”面對記者的疑問,袁國華很淡定,“因為這里有大量風濕病患者,但又缺乏風濕病??漆t(yī)師。最重要的是,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的領導班子求賢若渴的誠意深深打動了我”。
袁國華剛報到,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就劃撥了50萬元作為科研的啟動資金,并購置了300多萬元國際一流的研究、檢測設備。2002年,由袁國華領銜在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建了風濕科。
“放棄大城市的生活,家里人怎么會不反對呢?不過反對歸反對,我到哪,他們就跟到哪!”說起家里人的態(tài)度,袁國華話語中透露出一絲內疚,卻也很安慰,“現在看來,我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不變的目標——“給患者帶來實惠”
“我剛到的時候,病都不會看了!”袁教授的話讓記者疑惑不解,“我按照在北京時的用藥開方子,藥太貴。病人看完病,都沒錢拿藥了”。病理、處方沒有變,可是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卻變了。這使他感到了壓力和肩上的責任。
不久,袁國華心靈再一次受到震撼。那是一個深秋的傍晚,醫(yī)院接收了一個剛從福建打工回來的病人。該病人兩三個月連續(xù)發(fā)燒。當時病人的父親詢問袁教授能否百分之百把兒子的病治好,可任何一個醫(yī)生都無法給出百分之百的承諾。醫(yī)生還沒來得及仔細檢查,第二天一早,父親就將兒子帶回了家?;厝ズ蟛坏揭粋€星期,病人就離開了人世。“我沒有想到,生命在這里是如此脆弱!”袁國華深深為之動容。
隨著對川東北地區(qū)生活的了解與深入,袁國華“為病人服務,為病人分憂”的奮斗目標更加堅定。
“袁院長是一個醫(yī)德高尚的人。不管病人的地位高低,不論病人貧富貴賤,他都盡其所能。他推敲為病人開出的每一片藥,盡量使用既便宜又有效的藥?!憋L濕血液科主任魏錦說,“在門診,袁院長經常給病人免費診斷,或者資助病人回家的路費。一年下來,他幫助過的人少說也有二三十個吧!”
2003年6月,醫(yī)院住進了一個患紅斑狼瘡的小女孩。她肺里出血,臉像紙一樣蒼白。沒過幾天,沒錢治療了,小女孩的家人要把她帶回家。為了不愿再看到生命就此停止,袁國華提出由實驗室暫時墊付治療費用。兩個星期后,小女孩脫離了生命危險,袁國華欣慰地笑了。
“獎狀和獎金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讓我感動的?!闭劦搅钊烁袆拥脑掝},袁教授的話匣子又打開了,“病人被送進醫(yī)院時,是用擔架抬進來的。通過我的治療,病人出院了。半年后,他再來門診復查,看見他腿腳利索了。這時,我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還有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堅持,挽回了病人的生命,這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不懈的追求——“繼續(xù)向前走下去”
“認識袁教授是我的榮幸。他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和廢寢忘食的敬業(yè)精神,隨時都激勵著我們。”說起袁國華,風濕免疫研究所的楊明輝坦言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霸淌趧倎?,加班的時間太多。我們有過怨言,因為他讓我們原來的生活軌跡都改變了。但在他身體力行的影響下,我們慢慢習慣了,不知不覺也在改。一天不到研究所,我心里反而覺得不踏實了!”
一花獨放不是春。2002年,袁國華建起了風濕病實驗室,組成了一個17人的團隊,進行結合臨床的研究。袁國華負責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病機制及臨床研究》對遺傳基因、免疫異常、神經內分泌及環(huán)境因素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疾病中的作用進行了全面研究,基本闡明了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并提出了可靠的科學診斷方法,極大提高了該病的早期診斷率。同時,結合我國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特點,袁國華大膽提出了聯合治療方案,使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致殘率由原來的90%左右下降到20%左右。
天道酬勤,醫(yī)道酬精。袁國華精湛的醫(yī)術和為病人著想的醫(yī)德,為川北醫(yī)學院附院打響了名聲。2004年,川北醫(yī)學院附院成為四川省風濕病治療中心?!?002年,我們科室只有20張床位,都不一定能住滿。現在,床位已經擴到100多個,還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痹陲L濕血液科住院部,病床擠滿了過道。看著這個情形,主任魏錦給記者解釋道。
“病員數量增加了,我們現在急需提升醫(yī)生隊伍素質,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笨剖倚б嬖鲩L了,袁國華卻在思考更長遠的問題。工作太多,袁國華的時間安排很緊張。他報名參加駕校,兩年前筆試就合格了,但到現在都沒有拿到駕照?!拔掖_實太忙了,哪有時間去上車噢!”談笑間,采訪也接近尾聲。
“我是一個幸運兒。相對于醫(yī)學領域的其他學科,風濕專業(yè)研究的起步要晚一些?!睂τ谌〉玫某煽儯瑖A更多是在敘述客觀方面的優(yōu)勢,并沒有歸功于自己,“在研究風濕病的這條路上,我一直往前走,并沒感到辛苦,只覺得有好多事需要去做。但一旦停下來寫總結時,我才發(fā)現過程中艱辛太多太多。不過,不管這條路有多苦,我還會繼續(xù)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