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就《俄藏敦煌文獻》第17冊中的部分佛經殘片進行定名與綴合。
關鍵詞:俄藏敦煌文獻;綴合
中圖分類號:G25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07)02-0099-05
俄藏敦煌文獻來源比較復雜,正如《俄藏敦煌文獻》的編者所指出的“Дx部分的文獻是以俄文‘敦煌’的字母縮寫形式編號,雖然其中絕大部分是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獻,但實際上還包含俄羅斯各次考察隊、俄羅斯駐新疆官員所獲得的部分新疆、黑水城文獻,甚至更晚時期的其他來源的文獻?!眮碓磸碗s只是俄藏文獻的特點之一,從經卷本身看,有寫本,也有刻本。從裝幀形式上看,有卷軸裝,也有冊頁裝。從內容方面看,絕大多數(shù)為佛經,社會文書極少,文學作品僅見數(shù)卷《詩經》、《文選》等,道經僅見一卷。而佛經絕大多數(shù)是只有幾個字的殘片,定名很不易,全冊約存佛經殘片2300余號,最終能定名的也不過830余號。在定名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經卷的碎片是可以直接綴合的,而且一字不差。有些雖不能直接綴合,但從內容書體觀之為同一經卷的碎片。對多個殘片進行整理綴合,也可部分再現(xiàn)經卷的本來面貌,方便學者使用。
綴合是將相同的佛經,依名稱、譯經者、綴合情況、各號現(xiàn)狀、起訖及所對應的《大正藏》冊、頁、欄、行等項逐一說明。附綴合后的效果圖。
此短文只是對寫本《妙法蓮華經》、《金光明經》、《灌頂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維摩詰經》、《賢愚經》等幾部殘片進行綴合。刻本殘片的綴合將另文介紹。
《妙法蓮華經》所存殘片較多,經過對可綴合經卷的仔細比對,至少是2部經卷的殘片。品七、品十、品十二屬同卷,從書體觀之,為隋時寫經,隸意漸淡,楷味正顯。品十五,為北朝經卷,書體為典型的隸書經生體。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化城喻品”第七
鳩摩羅什譯。從字跡觀之,或為隋時寫經。同一品內容字跡相同者2號,Дx18575下接Дx18552。Дx18575,存5行,行5—12字。起“諸佛”,訖“轉輪”。Дx18552,存7行,行5-17字。起“恭敬尊重”,訖“盲瞑”。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22頁C欄2-7行和9-21行。兩卷之間約缺1行。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見寶塔品”第十一“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鳩摩羅什譯。內容字跡相同者7號。品十一6號,品十二1號。書寫工整秀麗。每行書17字。不可直接綴合。
Дx16982,品十一。存6行,行2-12字。首題“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訖“出多”。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2頁B欄16行至21行。
Дx18550,品十一。存5行,行7-17字。起“以金銀琉”,訖“塔恭敬尊”。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2頁B欄22-27行。
Дx18623,品十一。存6行,行2-5字。起“其前”,訖“我寶塔為”。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2頁C欄18-23行。
Дx18620,品十一。存4行,行3—8字。起“寶樹下”,訖“結跏趺坐”。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3頁A欄15-18行。
Дx18608,品十一。存4行,行3-4字。起“善男子”,訖“某甲佛”。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3頁B欄19-22行。
Дx18649R,品十一。存3行,行2-3字。起“佛坐其”,訖“譬如大”。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3頁C欄29行至第34頁A欄2行。
Дx18590,品十二。存2行,行4-5字。錄文“劫中常作/退轉為欲滿”。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34頁B欄25-27行。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從地踴出品”第十五
早期經卷。書體為典型的北朝隸書經生體。鳩摩羅什譯本。同品存6號,可綴合,基本上不缺字。綴合順序為Дx17445+Дx17443+Дx17457+Дx17446+Дx17444+Дx17454。
Дx17445,存3行,行2-13字。起“問言”,訖“智慧叵思議”。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0頁B欄22-26行。本冊“問言”,現(xiàn)刊本作“問曰”。
Дx17443,存14行,行16-20字。起“其志念堅固”,訖“乃不識一人”全部為偈語。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0頁B欄27行至C欄27行。
Дx17457,存4行,行1-5字。起“未曾見是眾”,訖“唯愿決眾疑”。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0頁C欄26行至第41頁A欄第3行。
Дx17446,存10行,行3-19字。起“不識一人”,訖“呵薩名彌”。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0頁C欄27行至41行A欄11行。
Дx17444,存12行,行7-17字。起“釋迦牟尼”,訖“於此大眾”。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1頁A欄11-29行。
Дx17454,存5行,行6-10字。起“當精進一心”,訖“世尊說此”。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41頁A欄20-28行。
《金光明經》卷第四“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曇無讖譯。同品者有Дx16867、Дx16928、Дx16965、Дx16981號4號。綴合順序為Дx16965+Дx16981+Дx16867,前3殘片與Дx16928之間約缺1紙17行。
Дx16965,存4行,行2-8字。起“空閑”,訖“稱說”。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353頁A欄19-23行。經中有??彼a漏字。
Дx16981,存4行,行2-8字。起“因緣”,訖“南無過去”。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353頁A欄22-27行。
Дx16867。存20行,行6-7字。起“足善逝世”,訖“千真珠天”。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353頁A欄28行至B欄19行。
Дx16928,存20行,行3-7字。起“澤池所復”,訖“魚者今十”。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353頁B欄27行至C欄21行。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八“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
義凈譯。存Дx17013正背兩面,正背之間經文約缺1行。冊頁裝。綴合順序為Дx17013R+Дx17013V。
Дx17013R,存6行,行4-21字。起“莫訶迦里”,訖“瞿摩為壇”。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665號第439頁C欄6-21行。
Дx17013V,存6行,行5-20字。起“列壇內”,訖“得解脫”。經見《大正藏》第16冊第665號第440頁A欄1-14行。
《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卷第十二
帛尸梨蜜多羅譯。同品Дx18840、Дx18846號2號。不可直接綴合,2片之間約缺4行。Дx18846號在前。
Дx18846,存3行,行4-8字。起“得安隱求”,訖“覺若欲上”。經見《大正藏》第21冊第534頁A欄6-9行。
Дx18840,存3行,行3-7字。起“見彌勒者”,訖“忤魍”。經見《大正藏》第21冊第534頁A欄13-15行。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三“行道品”第十一
鳩摩羅什譯。存Дx18542、Дx18557號2號。經文可上下斜茬綴合。Дx18557在上。
Дx18557,存7行,行2-9字。起“提異涅槧”,訖“切所”。經見《大正藏》第15冊第54頁B欄24至C欄1行。
Дx18542,存9行,行5-16字。起“空相菩薩”,訖“是名出”。經見《大正藏》第15冊第54頁B欄20行至27行。分卷與現(xiàn)刊本不同。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第三
同經存Дx18169、Дx18170號2號。Дx18169在前,兩經之間約缺2行。
Дx18169,存12行,行3-9字。起“諸大菩”,訖“心心不”。經見《大正藏》第85冊第1352頁C欄23行至第1353頁A欄5行。
Дx18170,存2行,行1-5字。錄文“信心心歡喜/心不離心”?!洞笳亍返?5冊第1353頁A欄6-8行。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
鳩摩羅什譯。存Дx17999R、Дx17999V號2號。正背同品,2號之間約缺10行左右。冊頁裝。
Дx17999R,存3行,行3—5字。起“律其知”,訖“辨其智”。經見《大正藏》第14冊第541頁B欄28行至C欄3行。
Дx17999V,存3行,行4-5字。起“功德之利”,訖“為無為法”。經見《大正藏》第14冊第541頁C欄13-15行。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六“初五之五墮初”(九十一墮法)
佛陀什竺道生等譯。同卷存7號。Дx16949、Дx16942、Дx16935R、Дx16966號4號可綴合。順序為Дx16949+Дx16942+Дx16935R+Дx16966。
Дx16949,存6行,行4-7字。起“丘不知”,訖“丘見僧臥”。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2頁C欄21-27行。
Дx16942,存6行,行2-7字。起“有諸比丘”,訖“丘曬僧臥”。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2頁C欄26行至第43頁A欄2行。
Дx16935R,存4行,行2-7字。起“在於界內”,訖“界外”。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2頁C欄28行至第43頁A欄2行。
Дx16966,存5行,行4-7字。起“復有諸比”,訖“比丘”。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3頁A欄2-6行。
Дx16894、Дx16910、Дx16914號3號可綴合,順序為Дx16910+Дx16914+Дx16984。三卷斜茬可相接。Дx16910下接Дx16894。下部三角處正可接Дx16914,三卷斜茬相接的數(shù)行所缺文字及半邊字均可對接。
Дx16910,存8行,行2-14字。起“大喚諸比”,訖“得自牽”。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3頁C欄1-7行。
Дx16914,存3行,行2-6字。起“丘結”.訖“便使守”。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3頁C欄5-7行。
Дx16894,存9行,行2-7字。起“波逸提六”,訖“有病”。經見《大正藏》第22冊第43頁C欄7-14行。
《賢愚經》卷第九“善事太子人海品”第三十七
慧覺等譯。早期經卷。同經存2號Дx16850、Дx16861。經文不可直接綴合,2號之間約缺1行。Дx16850在前。
Дx16850,存4行,行4-7字。起“寶積滿天”,訖“之恩攝身”。經見《大正藏》第4冊第415頁A欄14-17行。
Дx16861,存5行,行1-6字。起“其心奉行”,訖“是爾時母”。經見《大正藏》第4冊第415頁A欄19-23行。
《禪秘要法經》卷下
鳩摩羅什等譯。同經存2號Дx18543、Дx18545。經文可直綴合。Дx18543所缺“鬼”字的半邊剛好在Дx18545上。分卷與現(xiàn)刊本不同。
Дx18543,存9行,行3-17字。起“見此事[樹]”,訖“其身長”。經見《大正藏》第15冊第260頁C欄22行至第261頁A欄6行。
Дx18545,存2行,行10-12字。起“頭如大山”,訖“以身施鬼”。經見《大正藏》第15冊第261頁A欄7-9行。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中
義凈譯。存Дx18166號正背兩面。背面經文在前。冊頁裝。
Дx18166V,存5行,行7字。起“此中意言”,訖“即是”。經見《大正藏》第25冊第880頁C欄22-27行。天頭題“卅二”二字。
Дx18166R,存5行,行6-7字。起“實性無改”,訖“之法此”。經見《大正藏》第25冊第880頁C欄28行至第881頁A欄4行。同現(xiàn)刊本相校有衍字。本卷“無改變者”,現(xiàn)刊本“無改變”。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鳩摩羅什譯。同經存2號。經文不可直接綴合。
Дx1688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序品”第一。存4行,行4-11字。起“我得阿耨”,訖“一說法時”。經見《大正藏》第8冊第221頁A欄6-10欄。
Дx16890,《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習應品”第三(丹本名為“習相應品”)。存8行,行2-8字。起“受相”,訖“無得亦無”。經見《大正藏》第8冊第223頁A欄11-21行。
《光贊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光贊品》第一
竺法護譯。典型的北朝寫經體。存Дx17437、Дx17439號2號。經文可直接綴合,Дx17439在前,經文一字不差。與現(xiàn)刊本相校有異文。
Дx17439,存26行,行17字。起“日飚陀和”,訖“其有眾”。經見《大正藏》第8冊第147頁B欄1-26行。
Дx17437,存16行,行3-18字。起“生蒙值光”,訖“反震動”。經見《大正藏》第8冊第147頁B欄26行至C欄14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九“人法界品”第十四之十六
佛馱跋陀羅譯。同經存Дx16812、Дx16908R。經文不可直接綴合,經文約缺10字。Дx16908R在前。
Дx16908R,存4行,行4-8字。起“惡毒所不”,訖“藥生死過”。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777頁A欄3-7行。
Дx16812,存1行13字。錄文“如有人得龍王藥若有毒蟲聞其”。經見《大正藏》第9冊第777頁A欄7-8行。
(責任編輯 胡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