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15年,請求在上海服刑
2006年11月3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恩照被北京市一中院一審以受賄罪(受賄金額419.3萬元)判處有期徒刑15年。
張恩照,男,59歲,漢族,1946年12月17日出生于山東省莒縣,大專文化,曾任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行長,住北京市西城區(qū)××小區(qū)×號樓×單元×××室,戶籍所在地:上海市徐匯區(qū)××路××弄××公寓×號;因涉嫌受賄于2005年6月13日被羈押,同日被逮捕,羈押在公安部秦城監(jiān)獄。一審判決后,張恩照沒有上訴,但提出要在上海服刑的請求。
出身“草根”,門生眾多
解放前張恩照全家遷徙到上海市虹口區(qū),其父是工人,其母是家庭婦女。
張恩照曾在上海著名的復興中學讀書,學習成績不錯,但高考時卻沒有考上大學。1963年被招入上海建設銀行做學徒,兩年后做撥款員。
“文革”時上海建設銀行的業(yè)務基本停頓,但由于“三線”(大多在內地山區(qū))的軍工廠和鋼鐵廠沒有停產,張恩照被派去專門負責幾個地方的撥款。
1979年8月,國務院決定恢復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為了滿足人員的需求,決定向社會公開招聘,通過培訓使其速成。張恩照因為業(yè)務熟練,成了培訓班的老師。培訓班辦了3期,培訓了數百人,這些學員后來成為上海建設銀行的骨干。
1982年,張恩照到上海復旦大學進修兩年,獲得了金融管理大專學歷。這時國家號召引入外資,中國建設銀行為此籌建中國投資銀行。張恩照被委派負責籌建上海分行投資業(yè)務部,這個部門對外稱“中國投資銀行上海分行”,張恩照任副行長,開始了他的銀行仕途之旅。
1987年張恩照就任建設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后,對自己的學生大力提拔重用,上海的主要支行領導以及信貸等重要部門基本上都是他的學生,有80多人當上處級干部。
罪當罰后說功過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上海石化總廠準備上馬三期工程,由于資金不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引進的設備銹蝕老化。面對客戶緊蹙的眉頭,張恩照大膽組織以花旗銀行為首的國外銀團貸款,由建行轉貸給上海石化。世界銀行對此發(fā)表評論稱贊張恩照:“對方談判代表雖然是一個新手,但精明能干,以高效率達成協(xié)定……”
張恩照出事后,有媒體評價張恩照“水平一般、酷愛雙頭鮑魚和高爾夫”,甚至把張恩照描述成“善于見風使舵、投機鉆營”的人物,這實在有點冤枉了他。
其實,張恩照在上海建設銀行一直以務實能干聞名。他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一米線”、“微笑服務”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等10年后才興起的概念。九十年代初期他提出“封閉貸款法”,在信貸上強制改變國企依賴財政撥款,不按市場原則對待銀行貸款的行為。當時,他領導的上海分行的許多經驗不斷在全國的建設銀行推廣。
張恩照案發(fā)后,中國建設銀行董事會在免除其職務的決議中,給了他一句頗具人情味的評價:“對張恩照先生多年來對中國建設銀行的改革與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p>
但不管怎么說,張恩照落得今天的下場,是他咎由自取。
編輯:盛漢卿
法院認定三宗罪,都是受賄
1、接受北京海緣山公司及北京益壽坊公司投資人楊震寰的請托,為上述兩公司和北京中華民族園公司申貸款等事宜提供幫助,11次收受楊港幣5萬元、美元7.9萬元。
2、接受星美傳媒有限公司與重慶長豐通信公司董事長覃輝的請托,為兩公司申請貸款等事宜提供幫助,次直接或通過其妻、子收受覃人民幣10萬元、港幣20萬元、美元6萬元。
3、接受香港衡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鄒建華的請托,為幫助鄒獲取利益,違反本行外事活動的規(guī)定,多次會見與建行有業(yè)務關系的國際商業(yè)機器服務有限公司(IBH)及安迅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并推薦香港日立公司作為建行災備系統(tǒng)磁盤設備供應商,直接或通過其子收受鄒給予的名牌手表1對(價值.9萬元)、按摩椅1臺(價值1.36元)和位于上海吳興路25弄6號701室房屋1套(價值26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