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的錢幣拍賣,被認為是出現了近八年來最炙熱的競買場面(相關文章請參閱本刊2007年第1期)。而這個“最炙熱的競買場面”與當時的三場錢幣專拍密切相關。嘉德的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專場總成交1447萬元,成交率72%,“李安深收藏、紙幣”專場成交率89%,成交額812萬元。而誠軒郵品錢幣專場,創(chuàng)出總成交額2462余萬元、成交比率71%的成績。
三本拍品圖錄里實在有不少內容值得我們去細細重溫和分析。閱讀這三本圖錄的觀感是,各種錢幣,無論是近現代機制金銀幣、古錢、金銀錠、還是紙幣,都出現共同升溫的好勢頭。而一直領跑的近現代機制金銀幣,行情仍是水漲船高,嘉德“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專場”成交前11名,全屬近現代機制幣。編號4074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國幣拾分、貳拾分、伍拾分精鑄(PROOF)樣幣一組三枚220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中國輔幣拍賣的世界紀錄。誠軒錢幣專場成交前17位也皆為近現代機制幣,編號2699的光緒十六年(1890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枚逾200萬元成交。
古錢這一門類也成交不俗,尤其是春秋戰(zhàn)國秦漢錢成交率很高。如誠軒的春秋戰(zhàn)國秦漢錢50余件僅兩件流拍,成交率約96%,嘉德春秋戰(zhàn)國秦漢錢約150余件,3l件流拍,成交80%。
而金銀錠的成績也相當不錯,嘉德推出117件歷代金銀錠,成交115件,只有兩件流標。誠軒推出100件,87件成交,總體來說成交率九成多,顯示金銀錠有著不俗的行情。
紙幣在2006年秋拍出現了一些多年在市場上難得露面的拍品,如嘉德“李安深收藏、紙幣”專場推出的拍品。這是紙幣首次作為獨立的專場出現,有1038件紙幣,由于名家收藏,來源可靠,因此,成交超過了預估。嘉德和誠軒的拍賣落槌后,本刊收到眾多讀者來電咨詢所關心的錢幣門類行情,這種情況比往年要踴躍得多。重溫這三本圖錄,并以此來展望2007錢幣拍賣,相信會是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
三類錢幣將成市場熱點
●預測人:左京華(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
●預測理由:近年來,錢幣作為一個收藏門類,被越來越多的收藏人士認可,進入這一領域的收藏人數大幅增多,從而導致市場對錢幣類收藏品的需求明顯增長,行情看漲。從以往的幾場錢幣專場拍賣結果來看,以下三種類型的錢幣格外受到藏家青睞。
第一類:清末民初機制金銀幣
從近來的幾場拍賣來看,無論是上拍品數量還是成交金額,清末民初機制金銀幣都占有相當大的分額。尤其是保存狀況極佳的UNC(完全未使用品)級藏品、存世珍罕的試鑄樣幣,最受藏家追捧。
第二類:歷代金銀錠
金銀錠是歷史上以金銀的重量作為計算貨幣價值的物質形式。隨著國際黃金、銀價的上漲以及收藏品市場的繁榮,加之近年國內外優(yōu)秀學者陸續(xù)出版了一些對金銀錠研究的專著,使目光敏銳的收藏者迅速將目標投向一直在低價位徘徊的金、銀錠。以誠軒拍賣為例,2005年,一枚普通五十兩銀錠的成交價基本在6000元至8000元之間,到了2006年秋拍,五十兩銀錠的成交價普遍上漲到15000元至30000元不等,個別好品種的價錢已突破40000元。
第三類:第一、二版人民幣
建國初期流通使用的第一、二版人民幣,在今天已成為一個特別的收藏領域,其價格近幾年來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因為一版幣的發(fā)行時間長,全套共計六十枚之多,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qū)使用的六種紙幣,存世極稀,比如“伍仟圓蒙古包”、 “壹萬圓牧馬”,目前統計,存世數量均在八十枚左右。
——摘編自《北京晨報》馮玉揚《2007年度市場預測系列之二》
三類錢幣行情走勢各不相同
●預測人:郭學廣/李威洲(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預測理由:1.金銀錠收藏已趨向成熟,進入上升通道金銀錠板塊歷年來表現喜人,因其貴重金屬的屬性越來越引起藏家的重視,成交價一路攀升,從此次成績來看,成交率達到百分之百,實屬罕見。從此次成交情況來看,金銀錠收藏已趨向成熟,進入上升通道,值得買家關注。
2.金銀幣板塊買家介入長勢明顯,高檔精品成交火爆
金銀幣板塊作為傳統項目,近兩三年來隨著眾多買家的介入長勢明顯,無論是普通品種,還是精品均表現不俗,尤其是高檔精品成交火爆。
3.紙幣價格增長相對滯后,有強烈的補長需求,仍有極大升值空間縱觀此次紙幣拍賣可以看出,基于錢幣板塊總體上漲,紙幣價格增長相對滯后,此板塊有強烈的補長需求,還有極大升值空間,通過此次整體拍賣結果可以預見,今后數年間錢幣收藏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買家、藏家應抓住時機,充實自己的收藏。
——摘編自《嘉德通訊》(2006第4期)郭學廣/李威洲《金華秋實——記錢幣、銅鏡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