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是一種常見力,是中、高考的熱點之一。由于種種原因,不少學生對摩擦力的產(chǎn)生、大小、方向以及做功等方面存在模糊認識,導致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出現(xiàn)錯誤。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力圖幫助學生澄清事實并達到了與各位同行交流的目的。
1 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能否同時存在
高中物理教材對摩擦力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這時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保?]分析上述定義可知,兩物體之間的摩擦力:要么是它們由于發(fā)生相對運動而產(chǎn)生的滑動摩擦力,要么是它們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而出現(xiàn)的靜摩擦力。這兩種摩擦力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例1 如圖1所示,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在一個與斜面底邊平行的大小為25N的水平力F作用下,恰好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g取10m/s2。試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