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課本中,測量速度、加速度以及驗證牛頓第二第定律的實驗,通常使用的儀器是打點計時器,實驗時小車必須帶著一條紙帶運動,由于摩擦勢必會增加系統(tǒng)誤差。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自制了一臺激光測速儀,代替打點計時器,去掉了小車后面的“尾巴”。
1 器材選取
市售激光筆,帶有頻率檔的數(shù)字萬用表,光電三極管(或用鍺材料的三極管,如3AX31、3AX81,去掉金屬外殼露出管體),4.7KΩ電阻,10μF的電容,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等。
2 激光測速儀的制作
激光測速儀包括激光發(fā)射器(用激光筆代替)、激光接收器和頻率計(用數(shù)字萬用表的頻率檔)。把光電管、定值電阻、電源、頻率計按圖1連成電路,當光電管受到脈沖激光的照射時,電路中就產(chǎn)生一種脈沖電流,脈沖電流經(jīng)電容耦合給頻率計,便測出了脈沖電流的頻率。
3 脈沖激光的形成
在長木板的小滑輪上貼一塑料片,把塑料片的邊緣剪成圖2的形狀,當小滑輪轉動時,穿過該處的激光束就變成了脈沖激光束,脈沖光束的頻率與滑輪的轉速成正比。
4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把木板、小車、測速儀按圖3安裝。當初速度v0=0時,v2=2as。s一定時v2與a成正比,v與滑輪的轉速成正比,也與頻率計的示數(shù)n成正比,即a∞n2。利用數(shù)字萬用表的瞬時值保留功能,讀出小車每次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一定的距離s時的瞬時值。當小車的質量不變時,改變小車的拉力,驗證n2∞F;當小車的拉力不變時,改變小車的質量,驗證n2∞1/m。
5 瞬時頻率的讀取方法
由于小車做加速運動、滑輪做加速轉動,頻率計的示數(shù)是逐漸變大的。怎樣準確的讀出小車的位移為s時的頻率值呢?一般數(shù)字萬用表都有瞬時值保存功能,即當小車運動s時按下保存鍵,顯示屏上就保存住了當前的示數(shù)。為了減小手按按鍵造成的偶然誤差,要把萬用表稍微改造一下,打開表的后殼,在保存鍵下面的焊點上引出兩根導線,導線的另一端接一個微動開關,把微動開關固定在木板的末端A點,小車運動到A點時碰撞開關,使開關閉合,顯示屏就保存住了當前的數(shù)值。
6 誤差分析及改進措施
用該裝置得到的測量值a=v2/2s與理論值a=mg/(M+m)進行比較,測量值總是小于理論值。調整裝置、平衡摩擦、重復實驗,上述誤差總是存在,這是為什么呢?筆者認為:測量值總是小于理論值的主要原因是數(shù)字萬用表的反應速度太慢了,也就是說停表時的示數(shù)不是當前的瞬時頻率,是停表之前的某一時刻的頻率,這個示數(shù)必定小于瞬時頻率的真實值,所以測量值就總小于理論值。
由此看來要一步減小誤差、提高精度,必須選用快速靈敏的頻率計。筆者也歡迎同行及專家對此問題進行探究,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欄目編輯王柏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