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文《“文章得失不由天”》說:“薛西斯(XerXes波斯國王)眼看著自己的百萬雄師,想到百年之后竟沒有一個(gè)人能幸免黃土一抔的死運(yùn),感慨之余,不禁泫然欲泣。我們?cè)俾?lián)想起書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圖書目錄中,如果也預(yù)想到十年以后,這許多書籍將沒有一本還為人們所閱讀時(shí),豈不也會(huì)令人興起泫然欲泣的感覺?’”這番感慨自然很有道理,但文中兩次出現(xiàn)的“泫然欲泣”卻令人生疑。泫,應(yīng)指水珠下滴,蘇軾有詩句:“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欲泣,是想哭但還沒有哭?!般弧?,便是哭啦,可接下來又談什么欲泣不欲泣呢!
國人說哭,愛用“泫然淚下”、“泫然流涕”等。《世說新語》記桓溫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琊時(shí)種柳,皆以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迸税踩省稇雅f賦》:“步庭蕪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大唐新語》記唐太宗“及賜(房)玄齡黃銀帶,因謂之曰:‘(杜)如晦與公同心輔朕,今日所賜,惟獨(dú)見公?!涣魈椤!薄兜涔始o(jì)聞》:“成化二十年,(明)英宗忌辰,(明)憲宗顧左右曰:‘今早行禮之際,追念罔極之恩,感傷于懷,泫然淚下,不能自已?!陨侠佣颊f明,“泫然”就是已經(jīng)流淚,它與“欲泣”是不能連用的。
與李國文先生“泫然欲泣”相應(yīng)的是長江文藝出版社《百年百篇經(jīng)典美文》中的《落花》所語:“……轉(zhuǎn)身看著沿山而下的細(xì)長石階以及山腳下的櫛次鱗比的屋舍,頓有泫然欲泣之感?!币呀?jīng)泫然淚下了,干嘛還要說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呢?這和說花兒“怒放欲綻”,說馬兒“狂奔欲跑”不是同樣滑稽嗎?
作者單位:邳州市國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