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zhí)行:傅深勇
歡歡喜喜大頭貼
春節(jié)里最美的畫面就是人們的笑臉了。在這組映著紅彤彤的春聯(lián)、大幅字拍成的歡歡喜喜大頭貼里,這些普普通通的中國孩子也像他們的祖祖輩輩一樣,享受著中國年帶來的喜慶、激越和溫情脈脈。
2007年2月18日是農(nóng)歷丁亥年的正月初一,春節(jié)正攜裹著漫天潔白的雪花來到我們身邊。
春節(jié),應該是中國人日歷上最亮眼的一抹紅色,是一年勞碌、收獲后的團圓和狂歡,是中國最具草根性的娛樂慶典,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集大成的盛大節(jié)日。
不要說酷愛HIP-HOP或者迷戀日本漫畫的你與它格格不入,不要說在書山題海中跋涉了一年的你無暇旁顧——讓我們放慢腳步,在煙花爆竹和美味佳肴的濃香中放松心情,痛痛快快地做個“享樂主義者”;讓我們與家人歡聚一堂,徹夜不眠,守候年的到來;讓我們走親訪友,互道一聲“新春吉祥”……
過年啦,今年的新年節(jié)目就從這本中國年的寫真相冊開始吧——
壓歲錢
好像是我8歲那年吧,粉紅色的100元大鈔剛開始發(fā)行,我壓根兒不認識。一位親戚給了我一張作壓歲錢,我一看,粉紅色的紙,沒見過,頓時脫口而出:“我不要!假的!那是貼花紙,別糊弄我!”暈呵。這成了我們家族當年度最大的笑料,這么多年經(jīng)久不衰。其實想想我也沒什么大錯呵,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壓歲錢可是一年中最大的現(xiàn)金收入呢,誰不得認真對待?我的表現(xiàn)只不過是不夠含蓄罷了,呵呵。(染樾)
豬寶寶
我是1996年春節(jié)前出生的,所以我不像班里的其他同學一樣屬鼠,而是屬豬。朋友們干脆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豬寶寶”,這難免給我?guī)硇┬⌒〉臒?,比如我過生目的時候,他們都對著我唱:“豬,你生日快樂!豬,你生日快樂!”
2007年豬年到了,一切似乎都有些不一樣啦——鄰居張阿姨要生寶寶了,她說寶寶生在金豬年,真有福氣。爸爸說,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賦予了豬富裕、憨厚、知足常樂的個性色彩,一直是中國人的最愛,連少數(shù)民族的十二生肖里也少不了胖嘟嘟的可愛小豬呢。期末考試結(jié)束后,班里迅速流行起了一本童話書《晴天有時下豬》,真的太有趣了,我們也成天在各種各樣的日記本上寫著“晴天有時下豬”,希望可以像則安那樣迎來一個天上落小豬的好日子。
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看著滿大街的發(fā)財豬充氣玩具、幸運豬吉祥物,我這個豬寶寶能不開心嗎?我們的朋友們都開始羨慕我啦,哈哈。(廣東汕頭 黃少潔)
守歲
我最喜歡跟著大人們守歲,想想大年三十整晚上不睡覺,一直守到大年初一早晨,多有意思呵,守歲可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年俗呢??上看螣o論我下多大的決心,想了多少辦法就是守不到天亮就睡著了,哈哈?,F(xiàn)在我守歲的最好紀錄是守到凌晨三點,那天和姐姐一起放花炮的,放過花炮還是睡著了,哎,就是撐不到完整個守歲夜,真遺憾呵。(寶貝乖乖)
拜年
每年新年鐘聲一敲響,我們家就進入一項固定程序——向親朋好友打電話拜年,這可是最真誠最及時的祝愿呢。(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風度中學高一(1)班 廉穎)
冰上爆竹
過年時,表哥特意準備了一大包鞭炮要嚇唬我和表妺。結(jié)果他一拿出來就被他媽媽發(fā)現(xiàn),挨了頓臭罵??匆姼绺缈蓱z巴巴地挨訓,我又不忍心了,牽著妺妹和哥哥的手跑了出去。天氣很冷,養(yǎng)魚的池塘結(jié)滿了厚厚的冰。哥哥說:“如果在冰上放鞭炮,會怎么樣呢?”我和妹妹都激動地要求他試試??匆婏w濺的水花和冰花,我們又害怕又興奮,在刺骨的寒風里開心地玩了很久。(縹緲夢林)
抓魚
過年最開心的事就是到河邊抓魚。過年時我們一家都要回到老家爺爺身邊,路很遠,得坐6個小時的火車呢!城市里沒有河,見不到活蹦亂跳的河中魚,每次我回到老家,都要去河邊抓魚,抓到的魚總是很肥很肥,熬出來的魚湯又濃又香,嫩白滑爽,特別好喝。一年中只有抓魚的時候我才會把那些沉重的考試、厚厚的書本忘得一干二凈!(四川成都 無限遙遠)
最好的日子
春節(jié)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日子了,因為春節(jié)時不必聽大人嘮叨:你的作業(yè)呢?快去寫作業(yè)!還可以連續(xù)看24小時的電視不挨罵……
我總覺得北京的春節(jié)似乎沒有什么習俗,就是在家看春節(jié)晚會,不過這個豬年添了個放鞭炮,哈哈!我簡直高興極了!其實小時候我玩過兒童煙花,結(jié)果除夕之夜,我的新衣服上出現(xiàn)了N多個“光榮”的黑點點,被媽媽罵了好久,不過我還是很高興。今年過年奶奶家屋頂上空變得五彩繽紛,就有我的功勞哦。(北京 醉舞輕狂)
狂歡中國的特寫鏡頭
中國這個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56個民族的大家庭中,有多少關于新年的風俗?年畫、年糕、花會、聚寶盆……恐怕誰也數(shù)不清,這一組特寫鏡頭里的年俗畫面,你是否曾身臨其境,是否感覺有些似曾相識?
幸運餃子
在我們沭陽,過年的時候喜歡拿餃子做文章,比如不能管餃子叫“餃子”,而要叫“彎彎順”,大概是祝福新的一年里每一道彎每一個檻都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地過去吧。
大人們包餃子時會在某個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的話,嘿嘿,可就要交好運啦。有一回,我偷偷地在碗里放了一枚硬幣,假裝那個“好運餃子”被我吃到了,還一驚一乍地做興奮不已狀。結(jié)果,被明察秋毫的外婆一下子就揭穿了,“不對呀,我記得清清楚楚,我放的是5毛錢的,怎么變成1毛的啦?”(江蘇沭陽 孫玉虎)
因為覺得硬幣不干凈,所以家里總把糖包在“幸運餃子”里。曾經(jīng)讓媽媽把一塊我很喜歡的糖包進去,然后滿心歡喜地看著熱騰騰的餃子出爐,盼望可以吃到那個餃子。結(jié)果爸爸吃到了,當時很不高興,卻奇怪爸爸為什么顯出一副奇怪的表情。后來一想也對,糖化了,和餃子餡混在一起,恐怕味道會比較“恐怖”。(北京豐臺區(qū) 微笑的空氣)
黏豆包
除了香噴噴的豬肉燉粉條殺豬菜,黏豆包也是東北人過年時不可或缺的。
黏豆包好吃好看,做法也簡單。用準備好的黃米面糯米面和高粱米面,和成黃白紅三色的面團,用黑土地結(jié)出的久煮不破的紅豆做餡,包好,再在豆包的外面結(jié)結(jié)實實地裹一層黍葉,放到鍋上蒸,蒸熟后交由室外的朔風冷凍。
做法雖說簡單,但對于我來說仍是一大挑戰(zhàn)。面團像糨糊一樣黏,剛剛包了一個,十根手指就像生了鴨蹼一樣完全粘連在一起,用溫水泡了好長時間才解決問題。我也借此逃避勞動,坐享其成。黏豆包松軟可口易消化,各色的黏豆包都要吃下一個才算吉利。因為沒干多少活,不餓,所以一次只吃下了兩個半,剩下的半個美其名曰“黏”年有余。即便說了吉利話,質(zhì)樸的農(nóng)家人也不容許我浪費糧食。剩下的黏豆包被重新包好,放進了褲子口袋里。
玩得正盡興,村子里厲害得出名的狼狗二黑朝我沖過來。我又驚又怕,一個勁兒地逃。不知過了多久,才被人叫住,“丫頭,瘋跑啥呀,二黑早就不追你啦!”都怪黏豆包的香味招來了嗅覺靈敏的狗!
俺們東北這旮的年總是像豆包一樣散發(fā)著誘人的暖香。賊棒。(遼寧鞍山鐵東區(qū)新元高中071班 李欣澤)
年松
大年三十吃過午飯,大人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張羅過年的東西。而小孩子們呢?三五成群地提上砍刀,兜里揣上些鞭炮,去山里砍供拜天地的年松。年松是我們這兒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年貨”呢,一路上,小伙伴們一邊唧唧喳喳地聊天,一邊比賽放鞭炮,鞭炮聲最響亮的那個人特別自豪。到了山上,大家爭先恐后地尋找著最好的青松。選青松也有講究,不但要樹齡小、筆直的,而且還要枝嫰葉綠,大人們說這樣來年才能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澈昧四晁桑覀兙图贝掖业赝亿s,因為大人們早就準備好年夜飯了。把青松固定在院子正中央、擺好桌子供奉上豬頭和酒水,便開始燃放鞭炮,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年正式開始啦!(云南大理州永平職中高62班 楊健)
辭年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群小伙伴,就出發(fā)辭年了,我還特意帶了兩個大袋子。我們走到人家門口,就大聲說,恭喜發(fā)財,萬事如意,身體健康!主人家有的給幾把糖果,有的給幾個蘋果,還有的大方地給個紅包。也有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只給一兩盒花炮,甚至把我們當乞丐,用一角錢硬幣來打發(fā)。走過了幾條街,袋子就滿了,但我還是怕比別的孩子少,拉著姐姐快步走,結(jié)果一不小心摔進泥坑,成了小泥人,不過這一點也沒影響我的好心情?;氐郊?,我們幾兄妹開始分果子,分了半天也沒分清楚。最后也懶得分了,喜歡什么就拿什么,個個吃得津津有味。(湖南省平江縣啟明中學初一169班 胡玉瓊)
小情小緒別樣自拍
就像成長總免不了有些煩惱,即使在紅紅火火的新年,也還是能拍到這偶爾的顰眉。
冰哥哥
初三那年過年好像瘋狂地眷戀周圍的朋友、親人,不一一問候一聲心里就覺得不踏實。房間里信號不好,小靈通用不起來,于是就揣著小靈通,沖到冰天雪地里找信號。左找右找,終于有信號了,就帶著一點點矯情、一點點激動開始拜年,希望他們也能因此感覺快樂和幸福。還記得零點的時候正好打給哥哥,他卻淡淡地回了一句,句,嗯。你也是。當時我心里真有點難過。(六合實驗高級中學高一(3)班 郭舒婧)
寂寞的夜路
我們家過年要顧及到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兩邊的老人,只能輪流走走。去年除夕我們在奶奶家看了一半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趕到姥姥家聽零點鐘聲和吃除夕餃子。明明是大年三十的喜慶日子,在我的記憶里卻只剩下了我和媽媽走過的那一段寂寥而冷清的夜路:
夜很黑,空中彌漫著一股鞭炮的味道,遠處傳來稀稀落落的鞭炮聲,路邊沒有居民區(qū),偶爾有車子在空曠的路面上飛快地揚塵而去,走過的幾個路人都臉色冷峻,緊抿著嘴唇,皺著眉頭。我和媽媽也各懷心事地挪著步子,一句話也不說。一點新年氣氛也沒有!(石家莊外國語學校 寶柚)
灰色新年
我記憶中的新年是灰色的,在一年只能去一次的老家,爸爸因為我表現(xiàn)不佳而大聲地訓斥我,親戚們對我冷冷淡淡,北京表姐時刻不忘嘲弄和欺負我……希望老編們可以把我的發(fā)言發(fā)表在《少年文藝》上,讓大家知道某個人有傷心的13次新年。(山西晉中 炫月彎刀)
初三學生的忙年
往年我是很喜歡過年的,但今年我上初三,眼看就要中考了,老師們都在加緊給我們上課,在春節(jié)放松恐怕是沒什么指望了。其實老師們還是比較仁慈的,愿意給我們一個歡歡喜喜的春節(jié)??墒窃谶@種緊要關頭,誰有心思像以往那樣瘋玩,那樣有滋有味地過完年,再趕作業(yè)呢?每個人都在苦學,甚至還暗暗希望只有自己在啃書,其他人都在玩才好呢。像我這樣成績中不溜兒的,為了不被甩下去,更得好好學啦。總之一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們什么也沒有。(林憐顰兒)
中國紅,全像素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為中國年的相冊涂上濃濃的中國紅,選擇以更中國的方式過年,不管身在國內(nèi)的現(xiàn)代化市,還是遠在異域他鄉(xiāng)。
21世紀的漢服
去年寒假,無意間看到一則電視新聞——一群年輕的姑娘,或曲裾或襦裙,腰肢媚軟、語笑嫣然地自繁華街市結(jié)伴而過,在古琴聲里翩然起舞。
我驀然驚住,這,就是漢服啊。
我心動了,穿著漢服過年多好啊!于是纏著媽媽從網(wǎng)上下載了漢服的裁剪圖,那是一套襦裙。接著去買布。上襦選用白色暗紋棉布,下裙是秋香色底子灑玫色碎花布。我們把圖紙給了裁縫,三天兩頭去店里催活兒。我還眼巴巴地伏在縫紉機邊偷藝。臘月底,我的第一身漢服終于閃亮登場啦。
我穿著襦裙,用譚木匠的紅木簪子綰發(fā),鏡中的那個姑娘,還真有端莊典雅的味道呢!陪奶奶一起煮臘八粥時,奶奶時不時看我:“這衣裳真好看!”爺爺也說:“過中國年,穿傳統(tǒng)服裝,有味道,有味道!”
正月里走親戚,許多姐妹拉著我要穿這漢服。我們嘻嘻哈哈,笑靨如花。過年的氣氛因為這身漢服而更加濃郁。
又快到春節(jié)啦?,F(xiàn)在,我已經(jīng)有好幾身漢服。媽媽在電話里說,今年春節(jié)我們一家都穿漢服吧。除夕夜,身著漢服,一家團聚,虔誠祈禱,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感謝媽媽的理解與支持。就讓我們選一身漢服,過一個暖意融融的中國年吧!(西南政法大學 瞿艷丹)
肯尼亞的爆竹
以為異國的除夕如同嚼過的口香糖,淡得沒有味道,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大使館的電視衛(wèi)星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國內(nèi)的很多頻道,托了5小時時差的福,我和朋友們從下午3點就提前進入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沸騰氣氛中了。男士們在墻上布好一個巨大的屏幕,再接上投影儀,春晚一下子變得場面宏大,氣勢攝人。配上會場里女孩們裝飾的彩色氣球、紅剪紙、各色彩帶拉花、一串串中國結(jié),以及并排懸掛的中國刺繡和非洲壁畫,這個非洲中國年就很像回事了。
吃完從中國餐館預定的豐盛晚餐和餃子,我們把一串串氣球當成球保鞭炮“啪啪啪”地炸響。這時,門外居然響起了警笛聲——原來,警察誤以為聽到了槍聲,緊急出動查看現(xiàn)場。他們也在納悶,今天為什么全城有中國人的地方“槍聲”都會引起彼伏。聽完我們的一番解釋,他們恍然而大悟,哈哈大笑著向我們祝福新年。
晚上十一點多,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也來加入我們,還送來了兩箱煙花爆竹。雖說肯尼亞禁放煙花爆竹,但中國大使館屬于中國的國土,誰也無權(quán)干涉我們。
我們好好過了一把年癮,讓絢爛的禮花在異國的蒼穹上綻放成美妙的中國年。(沁涵)
倫敦城的洋財神
狗年春節(jié)的大年初一,我在地鐵里遇到一個廣東人,她手里拿著的中國年宣傳冊封面上,一對大紅燈籠很是搶眼。她告訴我,最近幾年的正月初一,倫敦華埠商會都會在特拉發(fā)加廣場舉行慶祝活動。特拉發(fā)加廣場是倫敦的標志性地區(qū),看來今天的活動不是一個華人自娛自樂的聯(lián)歡會,很可能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慶典呢。
果然,出了地鐵站,只見到處張燈結(jié)彩,懸掛著大幅“恭賀新禧”、“萬事如意”、“chinain London(中國在倫敦)”的標語,顯得喜氣洋洋。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文藝演出,有中國民間歌舞、武術(shù)、雜技,等等。密密麻麻的人群摩肩接踵,緩慢地挪動著其中華人的比例似乎不到十分之一。
廣場上不時出現(xiàn)一些發(fā)送宣傳單和中國年俗紀念品的人,比如倫敦大都會警察局的警察們發(fā)送印有“狗”字樣的大紅氣球。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的洋財神了,一個身穿大紅古裝戲服,長須飄飄的高大“財神”,正向人群派發(fā)印有金色“福字”的傳統(tǒng)紅包,每個紅包里裝有一枚10硬幣。時不時就能聽到孩子們驚喜的歡呼:“Dad,I’ve got 10 pence(爸爸,我得到了10便士)!”
在倫敦,中國年不僅屬于華人,它已經(jīng)成了整個倫敦的盛事和重要節(jié)日。這次慶典讓我看到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巨大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是,我親眼見證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的崛起。(于 烜)
隨著信息交換越來越快捷,東西方溝通日益頻繁,地球村仿佛在變小,東方的孩子會收到圣誕老人放在紅襪子的小禮品,金發(fā)碧眼的洋娃娃也在等著財神爺帶來的大紅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年,蘊含著春天般明媚的希望,營造著祥和、美好的和諧氛圍,崇尚自然與和平的基調(diào),崇尚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相融相親,代表著全人類的美好祈愿。所以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所以它漂洋過海,成為世界的節(jié)日。
你的中國年如何度過,你的年純粹嗎,你的年中國嗎?你有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