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企業(yè)最重要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顧客。關于創(chuàng)造顧客,我們首先應該關心“顧客的需求”,包括現(xiàn)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對此我們比較了解,也比較重視。其次,我們還要關注的是“顧客到哪里去消費”,而這一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卻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我們知道,消費的現(xiàn)實和潛在需求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長、技術的進步、信息的有效溝通還會進一步提升,需求也隨之升級。而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與此相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本身也在發(fā)生變化——包括他到哪里去買東西。于是另一條線索自然凸顯出來,那就是消費終端也在發(fā)生變化,也在升級。
梳理一下改革開放二十幾年的經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變化:改革開放之初,及至20世紀90年代初,消費終端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延續(xù),只有兩個——城里的百貨大樓和農村的供銷社,老百姓購買東西別無去處。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上出現(xiàn)了個體戶,老百姓除了到百貨大樓和供銷社外,開始到個體戶所開的店面、攤點上去購買東西。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看到又出現(xiàn)了一些專業(yè)的專賣店,比如電器的專賣店和服裝的專賣店、著名品牌的專賣店等,人們可以選擇的終端更多了。
進入21世紀,消費終端進一步變化,隨著老百姓收入的增長和需求的變化,又出現(xiàn)了大賣場,或者是商超。這種終端形式的變化與升級,目的就是更加方便顧客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驅動的作用開始加強。這時,舊有的百貨大樓和供銷社由于不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在不斷地萎縮。
如今,專業(yè)的連鎖店比如家電連鎖店、服裝連鎖店、電腦連鎖店等終端正在蓬勃發(fā)展,還有SHOPPING MALL——消費者可以到這種無所不包的、更加注重消費體驗的地方去購物。我們也注意到,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信息的有效傳達,以及結算方式和物流方式的專業(yè)化分工越來越高,網(wǎng)絡終端正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并逐漸成為潮流。
但無論怎么變化,研究消費行為的一個關鍵著眼點,就是消費者到哪里去買東西,而這一點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他追求方便和專業(yè),同時追求消費的交易速度,也追求消費的體驗等。所以在關注消費需求的前提下,作為企業(yè),無論是制造業(yè)還是服務業(yè),我們都要特別關注這一點,關注終端的變化。終端的變化必然導致企業(yè)銷售渠道的變化和整個商業(yè)模式的變化,所以消費升級必然帶來終端升級,需求升級必然帶來終端升級。
作為制造業(yè),無論是以哪種方式來銷售商品,都要關注跟消費者打交道的能力。實際上,服務業(yè)也是如此。企業(yè)能不能在未來消費升級的過程中生存下去,就看其把握消費者的能力有多大、有多強。我們除了對專業(yè)的家電連鎖予以重視和加強合作以外,還要特別關注消費者到哪里去消費,要特別關注終端形式的變化,比如網(wǎng)上銷售、直銷等新興的銷售渠道和終端。同時,為了適應消費的升級和終端的升級,企業(yè)本身的組織構架、流程也要進行重新優(yōu)化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