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薄荷酒和“可可達”甜點
凡是到過南太平洋地區(qū)的人,沒有不知道“卡瓦酒”的。西起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東到夏威夷,飲“卡瓦酒”早已成為這一地區(qū)人民文化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婚禮上也一定要喝“卡瓦酒”。雖然叫酒,但不含任何酒精,帶有薄荷醇味,還有點淡淡的草木香,是一種清熱解渴的飲料。
斐濟盛產(chǎn)各種美味的海鮮,婚宴上也總少不了這些美味的菜肴。無論是傳統(tǒng)的美食“可可達”和燒石烙燜,還是大龍蝦、椰汁魚都會讓你大呼過癮。
“可可達”是一種有點類似甜點或沙拉的東西,它是用新鮮的魚拌上椰肉制成,配上檸檬汁,放在當?shù)赝林频耐肜?,碗底鋪著一塊剪成方形的芭蕉葉,點綴上一朵即將盛開的紅花,紅花綠葉,相映成趣,還沒入口就已經(jīng)覺出它的美味。嘗一口乳白色細嫩鮮脆的椰肉,再來點新鮮的魚肉,魚肉的鮮嫩中夾雜著椰肉的香甜,令人回味無窮。
“菠蘿蜜龍蝦”更是不可不嘗的斐濟美味。嫩黃的菠蘿蜜襯著瑩白透亮的龍蝦肉,看著就想要大口地咬一下。我用叉子叉一塊蝦肉,輕咬一口,溫熱的嘴巴,就著富有彈性的蝦肉來一塊菠蘿蜜,濃香再一次撲面而來。
斐濟的婚禮對于新人來說是一種難以忘懷的獨特記憶,而于我這個普通的游客來說則是體驗異域風情和美食的絕好機會。
韓國:祈求和睦的“幣帛”飲食
韓國人認為,通過婚禮,在不同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兩個人就要合為一體。因而,韓國傳統(tǒng)的婚禮飲食習俗中大都包含有祈愿多子多福、家庭和睦的含義。
籌辦婚事的兩家人按照結婚程序交換各種各樣的飲食。通過交換飲食,新郎家可以了解新娘家的烹調(diào)手藝,新娘則可以調(diào)節(jié)兩家飯菜的口味。這一種程序蘊含著通過交換飲食增進兩親家之間的友情。
婚宴在新娘家首先開始,稱為席宴禮。席上擺滿糖果、雞、海味、肉、蛋和韓國傳統(tǒng)糕點,新郎由儐相、鄰居相伴入席。席宴將結束時,給新郎上湯,在碗底放三個去了皮的雞蛋,新郎用飯時要吃雞蛋,但不全吃,留一兩個給新娘吃,以示體貼。儀式結束后,新娘即隨新郎到其家。行前,新娘要向父母長輩一一叩首告別。
“幣帛”飲食是婚禮儀式結束后新娘拜見婆家長輩時準備的飲食。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棗堆兒。用紅包袱包好,由新娘送給公公,紅棗象征傳宗接代和多子多孫。接受拜見的公公當面將紅棗和栗子遞給新娘,并囑咐頭胎要生兒子。
肉脯、片脯、澆頭雞、墨魚拼花等。這些用綠包袱包好送給婆婆。脯和棗無法做成宴席的菜肴,通常做成小菜和蜜果裝在九節(jié)盤內(nèi)作為新娘家烹調(diào)手藝的展示。
栗子和飴糖。也是新娘送給婆婆的,前者是為了讓婆婆忙著剝栗子,省得閑來生事,后者是為了粘住婆家人的嘴,免得多嘴多舌。
新娘到新郎家后,要舉行新娘婚禮,也備有婚宴,菜肴還要更豐盛些。除備有各種美味外,還一定要擺上一只燒熟的昂首的公雞,雞嘴里面放著一個大紅辣椒。
婚姻程序的最后一項是“歸寧”,是指新娘用在婆家第一年耕種收得的糧食做成糕,釀成酒,婚后初次拜見娘家父母,以示已經(jīng)適應婆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