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女士給女兒報了個作文輔導班,半年下來,女兒的作文果然有長進,寫起來有板有眼??墒鞘Y女士發(fā)現(xiàn),女兒的作文一個套路,像八股文,一點孩子應有的活潑語言都沒有;孫女士的兒子小學時候特別愛讀書,愛寫日記,可是自從上了初中后,每次寫作文都像擠牛奶,日記也是為應付老師才寫。作文就像孩子學業(yè)之路上繞不開的跨欄架,成為令老師、家長、孩子都頭疼的問題。
三因素左右孩子作文能力
中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毛繼東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家長、老師們應該認識到,是什么因素左右了孩子的作文能力?,F(xiàn)在一直存在一個誤區(qū),認為要寫好作文首先要過字、詞、句關,要記好詞,背名句??墒菍嶋H上每個孩子都經(jīng)歷了很多年老師手把手的教寫作文的過程,但結果是現(xiàn)在80%的孩子都愁寫作文。
實際上我認為影響孩子作文能力有三個因素:
一是感覺能力,這是決定孩子作文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并非常常被提及的單純的觀察力?,F(xiàn)在孩子作文大都是視覺作文,就是單一調(diào)用觀察力造成的。而感知就是要動用全部的感官,動態(tài)、立體地去描寫出事物。
其次是思維能力,多讀書是很有用的,但是讀書時吸收字、詞、句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讀出文章所蘊涵的思維。
第三是情感能力,情感也是一種能力,是需要開發(fā)的?,F(xiàn)在孩子們有一種不好的意識,覺得作文是編的,只有編出來的東西才符合要求,符合老師、家長的期待。所以寫出來的文章千人一面,眾口一詞,沒有真情實感。
切忌拔高和過量
山東省教育學會中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王如才則談到:目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單純教給學生作文技巧技藝,不能夠豐富學生閱讀和生活體驗的積累。要想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首先就要激發(fā)孩子寫作文的興趣。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過分強調(diào)文以載道,非要孩子把寫的文章提高到一個思想高度;二是不要過分強調(diào)量。一個不長的假期就要求一天一篇日記,兩天一篇作文。這種過重的負擔很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厭倦。
提高作文水平處處可作“文章”
教師和家長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愛上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王秘書長建議,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加強積累,一是多讀書,既要有統(tǒng)一的閱讀書目,也要留給學生自由閱讀時間。同時要盡可能多留給學生自由活動時間,創(chuàng)造豐富的生活情境,才能寫出有個性的作文來。從現(xiàn)在中高考的作文題目看,也都在提倡學生能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寫出自己的個性,而并非傳統(tǒng)教學教出來的“八股文”。
王秘書長還談到,他提倡家長業(yè)余時間多看看書,寫點東西,這將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應該定期把孩子的作文讓孩子讀讀,并多多鼓勵。把孩子寫的好作文加以整理,以一定的方式展示。千萬避免這樣的言辭“你看看你寫的這是什么!”“你看看你寫的字多難看!”這種挫傷孩子積極性的話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寫作文的興趣,在其他方面也將不再愿意與家長交流。另外,很多家長認識不到孩子與他人的交流、參與各種活動的重要性。孩子在學校就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在家里如果再被封閉起來,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是不可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的。家長平時應適當與孩子交流,逐步引導孩子談出自己對事物的真情實感,孩子表達的過程對作文水平的提高都將有積極作用。
毛繼東教授說,有些能力的開發(fā)訓練是技術活,需要規(guī)范科學的方式方法,但有些訓練完全可以在生活中處處得以實施。譬如在家里吃飯,端起米飯時,不僅僅要讓孩子感覺到米粒,也要引導他感覺到米飯的溫度、口感,聽到盛飯時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感覺到每顆米粒被浪費時,母親痛惜的眼神;喝水時茶杯的手感,性子急的人喝水時咕咚咕咚的聲音,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喝水時輕微的下咽聲,不同水的口感……調(diào)動起孩子全面的感官,感覺信息的渠道就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孩子就會感覺有話可說,寫起作文來也就得心應手了。這需要家長處處用心。摘自《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