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節(jié),我國的傳統(tǒng)習慣是包餃子、包子等帶餡食品。做菜餡時,一般都在蔬菜和肉餡攪拌前,將蔬菜擠去菜汁,這樣做法,使大部分可溶性營養(yǎng)成分流失,影響菜餡的營養(yǎng)質量。原來做法使菜餡泛水,因為食鹽有較高滲透壓,蔬菜細胞內汁液的滲透壓低于外部,蔬菜細胞內的汁液通過細胞膜向外滲透,影響質量。
那么怎樣做才能使做菜餡時既做到不擠菜水,又不泛水呢?現(xiàn)在一起來看看。將洗凈晾干的蔬菜剁碎后,用植物油攪合均勻,再與已加過調味品的肉餡拌勻,餡就不易泛水了。因為蔬菜餡先拌上油后,被一層油膜包裹,避免與鹽接觸,菜中水分就不容易向外滲透,既避免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又保持餡鮮嫩可口。
另一種做法是,將肉剁好餡后加入調料,再將要加的已剁好的碎菜分次加入肉餡內,每次加完碎菜后,都充分攪拌,把蔬菜中的流汁攪拌到肉餡中去,最后再加調味料調至均勻即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己攪拌菜餡時不斷摸索提高總結。做菜餡時,蔬菜洗凈后不擠水,在與肉餡調料攪拌的先后次序上反復實踐,直至口感良好,達到目的?,F(xiàn)代人的飲食理念是美食加健康,忽略哪一方面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