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根溯源法
有不少成語來源于一些歷史典故(如:歷史故事、古代寓言、神話傳說及古代文學(xué)作品等),所以我們?nèi)绻軌蚯宄亓私庥嘘P(guān)某個成語的典故內(nèi)容,那么該成語的含義便可迎刃而解了。例如:
(1)火中取栗——17世紀(jì)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猴子和貓》中說,一只狡猾的猴子把栗子放在火中燒熟,然后騙貓?zhí)嫠〕鰜?,貓把腳上的毛都燒掉了,卻吃不到栗子。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卻得不到好處。
(2)洛陽紙貴——《晉書·文苑傳》中說,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以后,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都因此漲價了。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fēng)行一時。
(3)瓜田李下——漢朝樂府詩《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經(jīng)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走過李子樹下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4)高山流水——《列子·湯問》中說,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一次,伯牙彈到描寫高山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聽了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彈到描寫流水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聽了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比喻知己或知音。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白駒過隙、望梅止渴、白云蒼狗、篳路藍(lán)縷、草木皆兵、目無全牛、守株待兔、邯鄲學(xué)步、畫龍點睛、東山再起、黃粱美夢、精衛(wèi)填海、老驥伏櫪、名落孫山、破釜沉舟、青出于藍(lán)、青梅竹馬、請君入甕、罄竹難書、塞翁失馬、石破天驚、彈冠相慶、臥薪嘗膽、紙上談兵、指鹿為馬、炙手可熱等等。
二、文言分析法
有些現(xiàn)代成語中的字詞,至今仍然保留著文言文的語法特征,所以我們可以從古代語法角度對其加以分析理解,進(jìn)而準(zhǔn)確地理解整個成語的含義。例如:
(1)土崩瓦解——(土、瓦: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為“像土一樣”、“像瓦一樣”。)像土一樣崩塌,像瓦一樣破碎。比喻徹底垮臺。
(2)星羅棋布——(星、棋: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為“像星星一樣”、“像棋子一樣”。)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一樣分布羅列著。形容數(shù)量很多,分布很廣。
(3)勞民傷財——(勞、傷:使動用法,分別譯為“使……勞苦”、“使……損傷”。)使百姓勞苦,使錢財受損。
(4)幕天席地——(幕、席:意動用法,分別譯為“把……當(dāng)作幕”、“把……當(dāng)作席”。)把天空當(dāng)作帷幕,把大地當(dāng)作席子。形容地勢非常寬廣。
(5)時不我待——(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時不待我”。)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6)無濟于事——(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于事無濟”。)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草菅人命、冰清玉潔、先禮后兵、車水馬龍、雷厲風(fēng)行、鱗次櫛比、管窺蠡測、安步當(dāng)車、黨同伐異、揚長補短、居安思危、大快人心、不恥下問、是古非今、不遠(yuǎn)萬里、人莫予毒、惟利是圖、馬首是瞻、惟命是聽、耿耿于懷、無動于衷等等。
三、句子分析法
有些成語本身就是一個高度濃縮的單句或復(fù)句,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句子的方法來理解有關(guān)成語的含義。例如:
(1)(碩)果[僅]存——留下的唯一大果子。比喻留存下來的稀少可貴的人或物。
(2)[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3)日上〈三竿〉——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
(4)人盡(其)才——每個人都充分發(fā)揮他的才能。
(5)稍縱即逝(條件關(guān)系)——(只要)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6)耳提面命(遞進(jìn)關(guān)系)——(不但)當(dāng)面告訴,(而且)提著對方的耳朵講。形容懇切地教誨。
(7)事半功倍(轉(zhuǎn)折關(guān)系)——(雖然)措施只有別人的一半,(但是)收到成倍的功效。
(8)水清無魚(因果關(guān)系)——(因為)水太清,(所以)沒有魚。比喻過分計較別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jié)人。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喜形于色、門可羅雀、人才輩出、入木三分、門庭若市、義憤填膺、口若懸河、不遺余力、以逸待勞、對癥下藥、包羅萬象、怒發(fā)沖冠、和盤托出、一觸即發(fā)、物是人非、三思而行、大材小用、小題大做、天誅地滅、水到渠成、異口同聲、身敗名裂等等。
四、以點帶面法
有不少成語之所以讓人感到費解,關(guān)鍵就在于其中的某個字,只要我們正確掌握了其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那么整個成語的含義也就一目了然了。例如:
(1)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并非“標(biāo)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
(2)不刊之論——(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并非“刊登”)比喻不能改動或磨滅的言論。
(3)屢試不爽——(爽:“差錯”,并非“爽快”)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4)不足為訓(xùn)——(訓(xùn):“法則、準(zhǔn)則”,并非“教訓(xùn)”)不能當(dāng)作典范或法則。
(5)差強人意——(差:“稍微”,并非“差勁”)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6)七月流火——(火:“火星”,并非“火焰”)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正襟危坐、不易之論、一日之雅、嘆為觀止、從長計議、側(cè)目而視、微言大義、毫厘不爽、久假不歸、不名一文、危言危行、登高自卑、離群索居等等。
五、位置推義法
從詞的構(gòu)成方式來看,現(xiàn)代漢語中同義、近義語素或反義、相對語素構(gòu)成的聯(lián)合式成語很多。所以對于此類成語,我們可以根據(jù)前后的位置關(guān)系,用已知的語素來推知未知語素的意義,從而了解整個成語的含義。例如:
(1)銷聲匿跡——(銷:消除→匿:隱藏)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
(2)偃旗息鼓——(息:停止→偃:放倒)放倒軍旗,停擊戰(zhàn)鼓。
(3)不學(xué)無術(shù)——(術(shù):技術(shù),能力→學(xué):學(xué)問,學(xué)識)沒有學(xué)問,沒有能力。
(4)文過飾非——(飾:掩飾→文:掩飾)掩飾過失、錯誤。
(5)爾虞我詐——(詐:欺詐→虞:欺騙)彼此猜疑,互相欺騙。
(6)否極泰來——(泰:好運氣→否:壞運氣)壞的運氣到了盡頭,好的運氣就來了。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茹毛飲血、夙興夜寐、戮力同心、求全責(zé)備、繁文縟節(jié)、登峰造極、聽天由命、德高望重、耳濡目染、紛至沓來、寡廉鮮恥、好高騖遠(yuǎn)、輕歌曼舞、外強中干、心曠神怡、形單影只、欲蓋彌彰、怨天尤人等等。
[作者單位:河南范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