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初看到乾坤灣時,便被她那無與倫比的美景震憾了,驚呆了。
一
黃河從雪山一路奔流到秦晉峽谷時,她用鬼斧神工創(chuàng)造了乾坤灣的美景。滾滾黃河一路向南流到河懷村時放慢了腳步,突然向西后向東,再向西南流去,轉(zhuǎn)了一個S型彎,形成了一個神秘造型。駐足黃河峽谷西岸,居高臨下,鳥瞰乾坤灣,峽谷高深,岸壁峭直,令人驚心動魄,黃河水流濁浪滔滔,咆哮如雷,更顯其幾度曲折回還之勢。遠遠望去,S型中的東西山勢,酷似東西兩條鯉魚圍著黃河戲水,好似在尋覓黃河的精靈。傳說,遠古時,華人始祖伏羲為探求天道,開啟文明,從甘肅天水來到陜西延川。當走到黃河西岸時被眼前神奇美景吸引住了。羲皇駐足山上,睜大驚喜雙眼,欣然觀之。但見位于S型的黃河畔河懷村和伏義村,似黃河巨龍懷抱其間“陰陽魚”。河東的河懷村就是那個“陰魚”,河西的伏義村就是那個“陽魚”。眼前山河之間,四象交輝,六合溢彩,神秘奇妙;耳邊濤聲陣陣,鳥語聲聲,天籟齊鳴。通過觀日月之變化,觀山水之靜動,觀飛禽走獸之后,他凝神沉思,心智大開,恍然大悟。悟出萬物對立統(tǒng)一,陰陽相生相克,變化無窮這一恒古哲理,繪出了“八卦太極圖”,創(chuàng)立了陰陽學說,留下了一個古老的神話。這當然有待史學前進一步考究。乾坤灣確酷似天地造化的太極圖,她是蘊藏“黃河魂魄”和顯露黃河特征的河段??春?,令人沉思遐想。
二
大自然用它神奇的創(chuàng)造力,為世上增添無數(shù)的自然景觀。對大多數(shù)人來講,只知道黃河在秦晉峽谷創(chuàng)造了壺口美景,而很少知道還有一個乾坤灣,她們是黃河上兩顆璀燦的明珠。壺口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壯觀,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盡折腰;她以氣勢磅礴,飛流直下令人贊嘆;她以飛浪滔滔,霧氣僚繞而變化莫測。壺口瀑布給人以剛毅、奔放、大氣、奮進、豪邁和壯觀。乾坤灣則以山水相依,動靜相宜的人間美景令人稱奇;她以山水相互交融,相互襯托而顯包容和諧;她以山水對立統(tǒng)一,相生相克啟迪人的心智。乾坤灣給人的是恬靜、至美、和諧、包容、神圣和平衡。如說壺口瀑布是動態(tài)美,乾坤灣則是一種平衡的美。平衡是世界萬物的基本法則,不平衡就要發(fā)生沖突與對抗,沖突與對抗的結(jié)果還是要達到新的平衡。平衡才是萬物生存發(fā)展的真締。平衡的美是有靈性、有智慧的美。面對黃河乾坤灣這本絕妙的無字天書,每個人都會解讀出不一樣的含義,感悟出其中所蘊藏的無窮奧妙,體會到天造地設(shè)之中“大道無形”的至高境界。
三
在乾坤灣“陰陽魚”的河懷村和伏義村正生長一種生命力極強、壽命很長的樹種——棗樹。民間有“千年松柏萬年槐,不知棗樹何處來”的諺言。道出了棗樹來歷悠遠,樹齡長久。黃河灘上的老棗樹,每棵都有兩圍粗。雖經(jīng)漫長歲月風雨侵襲,至今仍長的生機勃勃,枝繁葉茂。好像是蒼老而倔強的歷史老人述說著遠古故事,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黃河兩岸土地貧瘠,一年四季干旱,但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棗樹最佳優(yōu)生區(qū)。棗樹具有不知索取、只知奉獻,不求待遇、只求貢獻的品格。她忍著春天的風暴,夏天的酷熱,奉獻著秋天的果實。初秋,青棗沉甸甸,密匝匝,壓彎枝頭。白露過后棗由青變白,由白變黃,由黃變紅。這時全樹紅了,全村紅了,顆顆像瑪瑙鮮艷奪目,飄香流韻。棗樹像鄉(xiāng)間慈善的老母親,無私奉獻著甘甜的乳汁,更具黃河的靈性。
大自然不僅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乾坤灣美景,而且賦予了天人合一,相生相克,陰陽平衡,包容和諧的哲理。乾坤彎用神奇造型啟迪著華夏民族的心智。
老 家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家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
老家位于延川縣和延長縣交界的高塬上。是拓家川河,文安驛河和禹居河的發(fā)祥地。距延川縣城、延長縣城和寶塔區(qū)甘谷驛各六十華里。塬上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只有一戶姓高,其余都姓李,很早以前村里居住的是高姓,故叫高家塬。塬很高,能看到周圍幾十里、能見度好時可以看到百里外的黃河東岸山西;塬上一年四季風不斷,夏季很涼爽,晝夜溫差大,宜栽植各種果樹;塬上地廣人少,生態(tài)環(huán)境極佳,土地肥沃,確是一塊宜人居住之地。村里人非常勤勞,農(nóng)忙時,早上四、五點鐘就出山,晚上七、八點回家。因勤勞而生活富裕,就在最困難的六一、二年,每天照樣有白饃可吃;人們思想激進,崇尚讀書,所以出門的人很多,全村大專以上文化有三、四十人,研究生好幾人;村風純樸,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從沒聽說誰家丟失過東西。在方圓幾十里都是有名望的村莊。一年,四季分明,各有景色,都給人留下深深烙印。
老家的春天是充滿生機的。當初春來臨,陽地里最早破土而出的一種植物叫——蔓蔓。這種植物根甜里帶辣,味很美。一群小孩用小镢邊刨邊吃,有時看誰刨的多,常常累的滿頭大汗,汗水將臉上塵土沖的一道一道,活像戲里化了裝的花臉,卻快活的邊嚼著蔓蔓根邊戲笑著對方,童音的戲笑聲、戲罵聲劃破寂寞的山野。這時,西北方向的黃風卷著塵土、草介、紙片鋪天蓋地而來,傾刻間天地一片昏暗,樹木抖動著身子發(fā)出吱吱響聲;雞、狗、豬等沒命的向圈里跑去;人們趕快跑回家關(guān)好門窗,點上昏暗的煤油燈。一邊詛咒“兒馬老北風”的瘋狂,一邊用毛巾擦凈耳、鼻、眼里的塵土。黃風肆虐的在空曠天地間咆哮著。幾次老黃風后,村莊和田野陽光明媚,處處生機勃勃。村里婦女們坐在一起邊干手中營生,邊拉家常,孩子們圍著母親戲鬧著。公雞飛上墻頭引項高歌,母雞頂著紅紅冠子走進窩里,雞蛋一落地就呱呱叫個不停。田野里泛起了綠色,桃花、杏花、梨花先后競相開放,田地里三三兩兩農(nóng)民用牛耕著地,一聲聲回牛聲,一聲聲信天游回蕩在山谷中,忙碌的春天開始了。
老家的夏夜是美麗的。每當夜幕降臨,白天的酷熱漸漸退去,一陣陣微風吹來,涼爽極了。菜園、樹林和草叢中蛐嗚聲聲,給寧靜的夜晚增添了無限的生機。遠處樹林偶有杜娟鳥叫聲傳來,給朦朧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神秘。月亮高高掛在天邊,顯得格外晴朗。尤其是農(nóng)歷十五前后月亮又圓又亮,照在大地上如同白晝。這時農(nóng)家人吃晚飯都在窯洞外邊石床上,主食主要是玉米饃和白面饃,但小米、高梁和豆片混做的稀飯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稀飯既解渴又解暑。還有一道不可少的菜就是涼伴苦菜,苦菜是野生的,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幾家人常常端著碗走到一起,邊吃邊說著自己知道的天南海北之事,聽著收音機播放國內(nèi)國際大事或歌曲。令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心曠神怡,愜意極了。小孩們吃完飯或玩著老鷹捉小雞,或捉迷藏,或聽大人講天狗和金蛤蟆吃月的故事,有時躺在軟綿綿的草堆上,仰望天幕,月亮燦燦,繁星閃爍,勾起無限的遐想。
老家的秋天是留戀的。進入深秋,天高云淡,氣溫涼爽,處處呈現(xiàn)出一片豐收的景象。滿目是密匝匝的玉米棒,沉甸甸的谷穗子,隨風擺動的糜子;滿鼻香氣的梨子、蘋果、秋桃、紅棗、花椒壓彎了枝頭。幾聲南飛的大雁提醒人們趕快秋收。這時,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不分白天晚上忙碌在田野中。就連午飯也要在田地里吃,有些人不帶干糧,在地里挖一個坑將干柴放入,把紅薯或洋芋裹上泥放在柴中間,后點燃柴,一會外黃內(nèi)嫩的紅薯或洋芋就燒好了,濃香味四溢,再就地刨上幾根蔥,蔥皮一剝,燒薯就蔥別有一番美味。如遇連陰雨不出工,大伙聚在一起,年長的數(shù)說老天幫倒忙,發(fā)出莊稼收不回的無耐長嘆聲,年輕的頭支在胳膊上一會酣聲如雷。忽有人提出打平伙殺羊,往往年輕的首先同意。經(jīng)過幾番討論,決定一出,立即按慣例殺羊的,劈柴的,做肉的各自就位。兩三個小時后羊肉的清香味飄出。這時,有人拿來幾瓶酒,立即熱鬧非凡。酒過幾尋,有說的勸酒的,有劃拳勸酒的,有唱酒曲勸酒的,各顯其能。一會有東倒西歪的,有醉語不清的,有取笑打斗的,盡顯莊稼人特有無憂無慮的豪放性格。
老家的冬雪是迷人的。冬天最有冬韻冬味的就是雪景了。當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從天飄落在高塬上,窯洞、院落、樹木、田野都變白了。極目遠望,天地間一片白茫茫,亮閃閃,連綿的群山,峽谷在大雪的裝點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萬物皆在這潔白、無瑕的世界里,大地變得寧靜而神圣。村莊周圍有人打掃開雪的地方就格外顯眼,也是饑餓的飛禽競爭的地方。小孩們用小木棍將向下扣的筐子半邊頂起,小木棍拴上條繩子,繩子的長度使人能夠隱蔽,在筐子里外撒上糜谷,當麻雀尋食到筐子里時,用力一拉繩子,麻雀就扣在筐子里,有時一次就能扣上一二十只。大雪天更是套鴿子的好時光。人們把場中雪掃開,或靠墻地方挖一個小洞,或用桔桿壘一個小洞,洞口兩邊各栽一個小木棍,用細而結(jié)實的繩子在兩個小木棍中間打一個活套,繩子的一頭結(jié)在固定木樁上。再把玉米粒撒到小洞的里外。這時,饑餓的鴿子飛到場上,吃完外邊玉米,自然將頭伸進洞里啄玉米,當抬交頭咽玉米時,繩就會套在鴿子的脖子上,越動繩子越緊,再也無法逃脫了。有時一天能套上幾只呢!大雪不僅裝點了大地,而且給小孩、大人帶來扣雀、套鴿的樂趣。
老家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我深深的熱愛著這塊熱土,眷戀著童年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