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條長河,它可以讓人滄桑,讓人純凈,讓人在想起某些往事的時候,還有著極大的震憾和不舍,在15年后,還要從各地奔赴到一起,去追憶從前的歲月。
這段日子,網(wǎng)上的校友錄正在討論著今年“十一”聚會的事,大家互相問著:“你會去嗎?”在這個網(wǎng)上自由的空間,你可以不談工作的壓力,可以不談生活的煩惱,可以不談車子房子,可以不談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回憶著15年前在校園里相聚的歲月,一顆顆疲憊的心得到了放松。
在美麗的剡溪,來自全國各地的我們組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正是少年風華,四年的時光,使得生命中從此多了一份永遠揮之不去的友情。和我最要好的海南女孩春臺,她有著清亮的歌喉,秀麗的面容和揮灑的文筆,她和我書信至現(xiàn)在,每當我拆開來自遠方的來信,現(xiàn)在單位的同事總用驚訝和羨慕的眼光看著我,這年月還寫信的人之間該有多深的友情?記得我們冬天擠在一個被窩取暖,春天共傘去賞桃花,夏天踩著水花在剡溪里洗腳,秋天捧著書本在割完稻子的田里曬太陽。在畢業(yè)分別的時候,追著轟鳴遠去的列車,我的眼淚刷刷地流下來:再見了,我生命中的摯友,青春歲月中的給我甜美笑聲的女孩!
在這所園林式的校園,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圖書館。記得我還做了三年的圖書管理員(幫助整理圖書和登記借閱情況),那時圖書館只一、三、五下午第三節(jié)課對外借書,別的同學一次只能借一本,而我利用\"職務之便\"能借到二至三本,晚上9點30以后寢室里熄燈后,我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詩歌、小說看了不少,歷史書也有涉列,看《東周列國志》時讀到周幽王烽火戲諸候,那嘆息的心情到現(xiàn)在還記得。可惜的是把眼睛也看壞了,但這閱讀的習慣一直保持下來,在讀書中得到了無窮的快樂,懂得和體會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
因為都對文學很有興趣,那時學生中自發(fā)成立了“藍鳥文學社”,對于為什么叫“藍鳥”不叫“青鳥”倒也沒去追根問底,只是對加入文學社感到很驕傲,也很喜歡社員們在一起討論的氛圍,這種討論是充滿激情和才思的。偶爾自已的一篇文章被刊錄,便覺得中了頭彩一般,心中美滋滋的。那時沒有電腦打字,只有手刻的鋼板,自然培養(yǎng)了一批手法極好的社員,對于我這樣字寫得一般的小學妹,只好做些校稿、印油墨之類的事,可也做得很快樂。那時不但學校有文學社,我們班也出冊子(每人一篇文章,編印成冊),雖然冊子出得簡樸,但我到現(xiàn)在還留著。自已書法不好,卻連續(xù)做了幾年的宣傳委員,每次出板報,所有的班級都憋著勁,要一展風采,幸好我們班的書法好者大有人在,幾次撥得頭籌,極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如今十幾年已悄然過去,昔日的同學各有追求,生命軌道出現(xiàn)了很大的分支,像家茂同學考上了復旦大學的計算機研究生,現(xiàn)在博士也畢了業(yè);林開同學早早下海,他編的工程預算軟件,不但自已用,還賣給別人;錫發(fā)、雙軍等同學在水電工程部門成為重要的管理人員,為國家管理著成千上億元的水利建設資金。更多的同學在各自的崗位做著平凡的事,發(fā)著動人的光,雖然大多數(shù)同學在從事著資金管理的工作,但沒有出現(xiàn)誰貪污、誰受賄的事,活得簡單而且平凡,卻很真實、很實在。我想大部分同學通過各種途徑有了更高的學歷和知識素養(yǎng),但我想這更得益于我們在青春期所受的嚴格的學業(yè)教育和完善的人格培養(yǎng)。為此,我們要感謝老校長李賢超先生,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使我們終身受益,懂得服務社會;感謝美學老師于肇華先生,他豐富的美學知識讓我們明辯事非,懂得與人為善;感謝給了我們四年美好時光的學校——浙江寧波林校,雖然它已變身為寧波大學成人職業(yè)教育學院的一個分校。
時間的力量既微弱又強大,當我想起往事,仍沉浸在其中,眼中閃著淚花。聚會只是懷念的一種形式,而時光的烙印已刻在了生命的深處。
(作者單位:銅鼓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