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蕾與嗅覺細胞隨著身體的老化日漸萎縮,味覺、嗅覺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藥物、醫(yī)療手術、生活環(huán)境以及營養(yǎng)不良,也會影響味覺與嗅覺的靈敏度。研究顯示,對不同的味覺,喪失的程度有所不同,感受成味的能力喪失最多,然后依次是苦味、酸味、甜味。
老人厭食的原因
1.不明原因老人厭食癥
如果老年人沒有什么嚴重疾病或情緒、心理上的影響,但就是吃不下東西,醫(yī)學上稱為不明原因老人厭食癥。這樣的老年人因為身體中的β腦內(nèi)啡的降低,食欲受抑制。此外,胃的蠕動減緩、消化變差、進食的體力變差,都是可能影響老年人食欲與進食量的常見因素。
2.疾病影響進食
患老年癡呆癥的老人可能因為根本無法辨識食物,或者因為想張口卻無法張開,常被人認為是拒絕食物。帕金森氏癥的老人,因為肢體僵硬,干擾進食,進食速度會變慢,吃一餐飯可能會花上一個小時。中風病人可能因為吞咽困難,進食有無力感,享受不到進食的快樂。進行化療的病患者,也會因為藥物引起的食欲減退、味覺改變而不安,開始拒絕食物。另外還有相當多治療慢性病的藥物,都會引起食欲改變、惡心或嘔吐。
子女需要小心分辨,老年人究竟是真的食欲下降,還是進食困難。如果是吞咽進食的問題,就要幫助老年人以慢速度、調(diào)整食物質(zhì)地來配合。比如說,食物摻入剁碎的熟蔬菜、水果搗成泥,添加醬汁、調(diào)味醬或奶油,可以讓食物容易吞咽。這時候,反倒要避免滑溜、太黏稠的食物,也避免稀薄液體,以免進食控制不當嗆著。此外,也可以從進食的環(huán)境來制造提高食欲的效果。食物整體色調(diào)、香味也可多花點心思。盤子上放著熱氣騰騰、色澤誘人的食物,或在餐具、桌布上動腦筋搭配,來增加用餐氣氛,加上濃濃的食物香味,都可以刺激腦內(nèi)啡增加,引起吃東西的欲望。
對由于沮喪、壓迫感、厭世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失去進食動機的老人,可以試試多人共同進餐的方式。比如說,家中子女老小一同陪伴吃飯,用餐氣氛熱鬧,會改變老人的心情。另外,可以要求醫(yī)生開一些食欲促進劑的藥物。
不宜過多攝取脂肪
古人說:“七十無肉不飽”,可能細心的兒女會發(fā)現(xiàn),原先素食為主的父母越來越無肉不歡。其實不論胖瘦,老年人都不應該攝取過多脂肪,因為年紀大脂肪代謝會明顯變差,吃得油膩,容易造成脂肪便或是消化不良。脂肪的攝取應維持在總熱量的30%以下,并以減少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為目標。老年人蛋白質(zhì)的供應量,應以每公斤體重1~1.5克為準,并且以高品質(zhì)蛋白質(zhì)優(yōu)先。
一般老年人兩天吃一個含蛋黃雞蛋,算是理想。如果體型過瘦或沒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肉類攝取也并不過量的話,一天吃一個雞蛋不多。要控制脂肪攝取,簡單的原則就是:一天不要吃超過一次的煎或炸食物、肥肉與肉皮盡量去除、不要吃內(nèi)臟食物,并減少吃加工肉制品。
纖維除了保護腸道的健康外,也幫助血糖、血脂肪和血壓控制。老人常因為牙齒問題,不愛吃帶纖維的蔬菜、水果,因此常有便秘現(xiàn)象。在供應富含纖維的新鮮水果、蔬菜、全谷類食物時,可將食物切細、剁碎,也可以用蒸、煮、燉、燴的方法將食物變細變軟。還要可以榨汁,但是不要過濾,那樣會將重要的纖維丟棄了。
如何克服味覺退化
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味覺衰減的老年人繼續(xù)享受食物的美味呢?下面幾個技巧可以嘗試:一,做菜時先采取少鹽少糖的做法,然后用調(diào)味厚重的湯汁淋上,或做成芡汁;也可以像蒜泥白肉的吃法,水煮的食物蘸上汁再入口。這樣會把甜、成的味道淺淺地鋪在食物表面,可以讓舌頭感覺到味道,而糖、鹽的攝取又不會過量。二,用代糖和代鹽。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甜食的欲望,又不會威脅他們身體的健康。只是子女要小心,若是父母的腎功能較差,低鈉高鉀的代鹽就不適合他們了。三,用溫度控制香味的散發(fā)。食物趁熱上桌,或最后才澆上熱湯汁,這樣食物的香氣十足,自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滿足感。此外,老年人的味覺、嗅覺不靈敏,也因此失去了對腐敗食物或是不潔食物的辨識能力。子女們準備食物時,一定要小心食物的安全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