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三國演義》,一直以為張飛是個又急躁又魯莽的戰(zhàn)將。今年,我們?nèi)ヤ弥輳堬w故里一游,聽到了他家鄉(xiāng)許多民間流傳膾炙人口,從小小的景點看到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城市!
河北涿州位于冀中平原,與北京接壤,地處大北京經(jīng)濟圈,距北京天安門廣場62公里,東距天津市150公里。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自秦置涿縣始,三國魏時設范陽郡,元為涿州路,明清時期先后隸屬北平府、順天府,民國時稱涿縣,始隸屬于河北省。1986年撤縣建市,被列為河北省甲級開放城市、河北省四大旅游區(qū)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州”之美譽。
劉備、趙匡胤、張飛、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苦吟詩人賈島皆出于涿州。這里是劉、關、張“桃園三結(jié)義”的故地,是“三國文化”的源頭,有“涿州八景”之說。
我們從京石高速驅(qū)車到涿州出口,就見到醒目標志:張飛廟距此14公里。往城南行,不多時便到了樓桑土村,也就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故里。到了跟前,見到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朱紅色的圍墻,占地56畝,紀念桃園結(jié)義的三義宮身姿巍然,立于村中,寺內(nèi)陳列石碑,門票價格20元一人。內(nèi)有山門、馬殿、正殿、享堂、墓冢等建筑,還有一片翠綠茂盛的桃園,明清兩代都重修過此廟。乾隆皇帝親筆為張飛正殿題匾:“萬古流芳”。在張飛廟后,是張飛井,上面蓋著一座翠綠瓦的多角漂亮亭子,圍繞著潔白的石欄桿。
我走過五開間雕梁畫棟、莊嚴肅穆的正殿。張飛坐像高二米五,兩眼圓睜,氣宇昂軒,我和他合了個影。馬殿里有匹烏黑的高大駿馬,是張飛無言的戰(zhàn)友。我走過張飛墓,墓后面有一片茂盛碧綠的桃林,有一組桃園三結(jié)義的彩色雕像,劉關張三人各舉著大碗喝酒,張飛干得最快,碗都翻轉(zhuǎn)過來,嘴角還帶著快樂的笑意……
張飛的美女畫很是拿手,連《歷代畫征集錄》都有記載。涿州城內(nèi)鼓樓北墻上動人的《女媧娘娘補天圖》傳說就出自張飛手筆。張飛的書法獨成體系,尤其是他的摩崖字獨具一格。清代才子紀曉嵐和文學家鄧拓都曾稱贊過他的書法。
除了三義廟,涿州還有古八景之說。譬如“通針疏雨”,“龍安疊翠”,“堊峪生云”等等,可惜此次行程較緊,無緣一一追尋。
附
住宿:范陽路兩旁有各種檔次的旅館,星級酒店價格一般在150元~200元。
特色小吃:保定馬家老雞鋪制作的鹵雞,從清朝嘉慶初年到現(xiàn)在已傳五世近200年,驢肉火燒是河北的名吃,涿州范陽路和107國道的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兩家,鼓樓大街路西“劉記飯莊”肉餅和焦溜饹馇味道很好,是涿州特產(chǎn)。
特色物產(chǎn):涿州貢米,在涿州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張飛家酒,傳說是劉、關、張?zhí)覉@三結(jié)義時所喝之酒,已有一千多年的釀造歷史,入口綿甜,香味撲鼻。涿州還是地、掛毯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