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只有最貼近于生活,且不加修飾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美味,比如宜昌的蝦球和鹵鵝頸、白帝城的水煮魚、陜西的泡饃、昆明的過橋米線,然而在眾多的美食中最令我癡迷的莫過于重慶老百姓最為熟知的食品——面條,重慶人管它叫小面。
面條本來是北方人的日常食品,火辣而機(jī)智的重慶人善于改良與包容。再加上重慶山多霧重,飲食偏于麻辣,不管什么菜品似乎都離不開花椒與辣椒,少了這兩樣?xùn)|西便食之無味,寡淡如水,于是面條到了重慶以后又增添了新的一層內(nèi)容。每天清晨走在重慶的大街上,賣小面的店門口一般都會(huì)有一口大鍋,泛青黃色的面水總是沸騰著??拷伒呐赃呉话愣挤胖∶娴谋姸嗾{(diào)料,紅油辣椒、蔥花芽菜、味精醬油、蒜水姜末、豬油芝麻醬,十多種佐料打進(jìn)碗里,外加半瓢熬得雪白的骨頭湯,面條起鍋前,燙幾片萵筍葉子或豌豆尖,熱乎乎一碗捧手上,用筷子挑轉(zhuǎn)挑轉(zhuǎn),那熟悉的香味伴著熱氣直逼你喉嚨,這樣豐富的佐料和味覺感受只有重慶小面才有。重慶小面讓男人與女人吃得酣暢淋漓,以至美食家趙建濃說,只有火鍋和小面,才是真正的重慶美食。
重慶小面突出了方便、快捷和味重的特點(diǎn)。小面看似簡單其實(shí)講究很多,其中佐料是關(guān)鍵。除了佐料的比例要適度,選料還有特殊要求,比如辣椒必須當(dāng)天煎,隔了夜就不鮮亮,味會(huì)差很多;老姜必須去皮再舂溶,否則偏苦;大蒜最好用蒜水而非蒜泥。再者,做雜醬最好用豬的腿子肉加夾心肉,這樣煎出來的臊子才油而不膩。小面要加堿,是因?yàn)椴患右粍t味道不好,二則面從鍋里挑出來顏色很快會(huì)變黑,堿放多少則是有技術(shù)的。
要下一碗好的小面光佐料齊全是不夠的,佐料用量的多少、火候以及面條本身的質(zhì)量等都是關(guān)鍵,憑的是多年的積累和對(duì)生活的點(diǎn)滴感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碗小面便折射出重慶人的有容乃大,更包含了生活的真諦,實(shí)在絕不造作,踏踏實(shí)實(shí)地享受著生活賦予我們的一切,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包容自己與別人。所以不管我身在何方都不會(huì)忘記重慶的小面,不會(huì)忘記生活的樸素道理。
小面作為重慶人的早餐主打,伴隨著你成長,不但讓你的腸胃舒服巴實(shí),更猶如一種符號(hào),深入到你的骨髓,讓你欲罷不能、無法舍棄,于是“小面情結(jié)”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