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左右的女單總是感嘆,找不到可以放心把自己“交”出去的男人。因為男單要么是“80后”,要么是“60后”。如果說二十歲男孩是因為稚嫩而讓人感覺不安全的話,那么四十歲單身男人則仿佛是閑置太久的老房子——昏暗的燈光、混亂的擺設以及年久失修的房梁,都會讓女單產(chǎn)生可能身陷“黑洞”的畏懼感。當“剩女”們學會獨自享受精彩時,四十“剩男”正因為各方面的壓力而處于前所未有的焦慮中,成為地道的“結(jié)婚狂”?!霸?jīng)我視婚姻如糞土,如今婚姻視我如糞土?!边@就是很多四十“王老五”的真實心態(tài)。當他們把目光集中在二十歲MM身上、對三十歲女單不屑一顧時,卻不知自己早已成為婚姻市場的老古董。
男人是怎樣錯過“結(jié)婚花季”的?大多數(shù)是因為盲目樂觀。他們盲目地相信“男人四十一朵花”,只要事業(yè)成功,大女人一二十歲都屬正常。正是這種自信,使他們總覺得眼前的女人還不夠好。他們或快樂地享受身邊的愛情,或逍遙地過著單身生活,同時暗自等待風情萬種同時賢惠萬分的女人出現(xiàn)。越是少年得志的男人,越容易患上愛情盲目自大癥。另一種極端情況是,有些大齡男青年在走到“不惑”之齡時,居然沒有任何情愛經(jīng)驗,因而也就不知生活為何物。男人一旦對愛情反應過于羞澀或遲鈍,或者性欲不夠旺盛,則有可能把工作或事業(yè)當“情人”。久而久之,女人和生活便成為他們?nèi)松目瞻住?/p>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男人接觸的女人越來越現(xiàn)實,而他周圍的女人也越來越用一種與之相對應的眼光看待他。大齡男人談戀愛尤其是初戀,有雙重風險。一是他不懂女人,用書本知識或他人的二手經(jīng)驗似是而非、邏輯地理解愛情;二是他的生活模式已定型,很難被改變。當挫折接連而來時,男人對尋找到真愛越來越不自信。他早已把自我張揚到最大,害怕別人打亂他的生活。他視我行我素的單身生活為人間天堂,害怕日常的家居生活浪費他的工作時間。有錢的怕女人愛他的錢,沒錢的怕女人笑他沒錢。
男人如果過了三十五還沒有女朋友,會逐漸習慣一種無性生活。尤其當他與父母家人生活在一起、衣食起居有人照顧時,這種危險更大。按照“用進廢退”理論,單身男人過了三十五歲,性能力會逐漸退化,對女人會越來越?jīng)]感覺,也越來越難以征服女人。
雖然事業(yè)是男人一生的精神寄托,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事業(yè)通常會打擊并磨滅一個人對周圍人群甚至整個世界的信任。而婚姻的意義在于在男女之間建立親密的信任關系,及時為人的良好心態(tài)充電。男人一定要在功成名就之前結(jié)婚,因為成功不只是一種心理負擔,也是一種對生理健康的過度損耗。說到底是女人教會了男人如何享受生活。長期與女人停留在性愛關系而不能進入生活層面的男人,好比斷線的風箏,會漫無目的地在天空飄蕩,當他飽經(jīng)風雨、轟然墜地時,已是千瘡百孔。
如果說男人年輕時錯過婚姻是因為過度自信的話,那么后來則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或者說是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感。男人在費盡移山心力讓自己豐衣足食后才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是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和健康的身心。女人固然看重男人的財富,但更看重的是財富背后的雄性魅力。當男人消費女人的愛情時,表面上揮霍的是金錢,實質(zhì)卻是最昂貴的青春。
所以,大齡男單的困境在于:在他有能力得到愛情時,他輕視婚姻;當他不得不走進婚姻時,已難以信任女人。一個大齡男單能否獲得幸福,關鍵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他曾經(jīng)滄海之后還能否客觀地看待女人。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那顆無比自信或自卑的靈魂,還能否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迎接人生的晚春。建議正為此飽受折磨的男單,去看看美國電影《四十處男》。它講述的是一個四十歲的老處男,在一群同事的熱情幫助下,如何克服自卑、羞澀和封閉心理,與一個離異女人費盡周折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非常有趣,卻非?,F(xiàn)實。(編輯/李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