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崇尚西洋畫,并為其技法、色彩、背景所打動,或力倡中西結(jié)合時,他堅守在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王國里,潛心鉆研,幾十年筆耕不輟;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很多書畫家走出畫室,揮筆成金,名利雙收時,他默居斗室,在傳統(tǒng)書畫中彰顯著個性。他就是王九朝先生,一位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獨行者、守望者。
采訪王九朝先生前,心懷忐忑,作為一個書畫的門外漢,我真擔心自己能否與老先生很好地進行溝通。然而,潛心中國傳統(tǒng)書畫幾十年的九朝先生,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打破了我們之間的障礙,使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百草園中了解了傳統(tǒng)書畫這朵奇葩,進而了解了王先生本人。
他真正的老師是古人留下的書畫寶藏和浩如煙海的先賢典籍
經(jīng)過預約,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來到了王先生的家。按下門鈴前我還在想象王先生會是個什么樣子,考慮著怎么開口。一見之下,王先生給我的印象,讓我有些許的意外。我原以為先生一定是亦狷亦仙,像所有神秘人物一樣,不易接近的。然而,開門的這位老人一臉的平和、恬淡,滿頭白發(fā)下面是一張飽經(jīng)風霜古銅色的臉,其中還有幾分木訥的氣質(zhì),宛如鄰家敦厚的長者,這一下解除了我的緊張。沒有太多的寒暄,王先生把我們迎進屋來;也沒有太多的客套,我們在王先生的畫室中坐了下來。
簡樸的房間內(nèi)懸掛著滿墻書畫,小不盈尺、大可及丈。細細看來,王先生山水、人物、花鳥均有涉獵,并且詩書畫并美——每幅畫里都有王先生自創(chuàng)的、充滿禪意、耐人品味的題詩,與其畫作珠聯(lián)璧合、互為映照;一幅幅不同風格的字,或大或小,掛在墻上,各有韻味……看來,王先生是個極其講究的人,每一幅作品都是伴著靈感認真完成的。
在談話中,我們了解到,王九朝先生出身于書香世家,受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熏染,從小就喜好書畫,幾歲開始學書。他說他真正的老師是古人留下的書畫寶藏和浩如煙海的先賢典籍。在深奉古人藝術圭臬的基礎上,王先生苦苦追索、大膽創(chuàng)新,終于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別有內(nèi)蘊的畫風。王先生最擅花鳥畫。也許生長在大平原的王先生覺得花鳥畫最易折射出他的人文理想、精神個性,最能使他遠離塵囂,進入創(chuàng)作的自由狀態(tài)!
他認為中國畫不需要借力于其他元素
王先生非常推崇正統(tǒng)純粹的中國畫,他認為中國畫就是中國畫,不需要借力于其他元素,自有她立于世界美術之林的無法取代的崇高價值!看著這一幅幅嘔心瀝血的畫作,聽著王先生聲音洪亮的講解,你會越發(fā)想了解先生了。時間稍長,你會發(fā)現(xiàn)先生的目光是那么純凈,俗世少有的純凈,可是這又是一種讓我覺得如果沒有奇遇和漫長的時間,他的內(nèi)蘊就止于眼睛了——你很難從表面看出先生是個德高而且胸藏千山萬壑的人。
王先生作畫,決不在沒有感觸的時候動筆,“我雖稱不上文人,但我做的是和文人一樣的活。這每一幅字畫都是有感而發(fā),沒有靈感的創(chuàng)作是不成功的,那樣的作品也是沒有生命的?!毕壬缡钦f。王先生率真無邪,也從不用藝術做功名利祿的交易,興致所至,其所作書畫便欣然饋贈給真正懂得其內(nèi)涵、了解其深意的人,從不計較名利得失。
對于過去幾十年生活的不易,王先生寥寥數(shù)語便帶過去了,除了對歲月不再,自謙剛剛登堂入室沒能有所成就外,沒有太多的怨尤。
王先生一生堅持操守,重情重義。他自稱“步趨先圣先賢,不隨時流之下”。其間妻子臥病13年,都是他侍奉湯水親自照料,交給別人他總說不能放心!直到送走老妻,他才又重新拿起畫筆,讓人唏噓。
收徒唯人品唯真才實學是取
王先生德高還表現(xiàn)在他一生不慕虛榮、不染時弊、不沾世俗。說起藝術品的商業(yè)炒作,先生表示能接受,可是他不能接受一切唯市場驅(qū)動的做法。他很反對也很憂心時下像機器一樣大批量生產(chǎn)作品的現(xiàn)象。他認為那種千篇一律、沒有內(nèi)涵的書畫,是制造出的文化泡沫、精神垃圾,遺害無窮,為有良心的藝術家所不齒。
隨著王先生聲名鵲起,登門拜師的人越來越多??墒窍壬胀阶杂兴麌栏竦臉藴剩ㄈ似肺ㄕ娌艑崒W是取。王先生認為缺乏精神獨立的、人云亦云的人,不必走書畫之路。因為沒有見解,就算學到白頭,也是誤己誤人,不可能有真正的造詣。
王先生曾對弟子說:“為藝之道,人品第一,敦厚處世,誠信待人,興端表正,交誼踐諾,言出于衷,不晦不藏,真性履到,襟懷曠達?!币虼?,他讓學生謹記“敦品立行”四個字,“修人亦即修藝,修藝必先修人”。
他在指導學生時,常講:“研藝之道,當以古人處求古人,不可以今人處求古人?!彼逃龑W生要立足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博取歷代傳統(tǒng)藝術的精華,多學習書畫之外的各種文化知識,增加學養(yǎng),開闊眼界,以開辟藝術的新境界。
所收的學生雖然學歷、程度和從事的行業(yè)各有不同,王先生都盡心指導,認真對待每一個人。他說能有這樣的徒弟在身邊是緣分造化使然。況且這些徒弟個個都有一定的書畫基礎,且不趨時流,到自己門下研習中國傳統(tǒng)書畫,本身就值得肯定,同時,中國傳統(tǒng)書畫是個孤獨、清苦的領域,選擇了它就是選擇了孤獨,沒有幾十年的努力不會有所成,學生們知難而進,也令人感動,他沒有理由不悉心為其答疑解惑。
真灑脫者隱于喧嘩鬧市。不諳包裝、只顧耕耘的王先生終將會迎來更多的知音!他的書法和畫作,也將使更多的心靈得到提升,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