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為何陳的好?
陳皮,又稱橘皮,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類的干燥成熟果皮。橘皮之所以稱為“陳皮”,是因為歷代醫(yī)家有“陳久者良”“橘皮,年深者最妙”“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他藥貴新,惟此貴陳”等論述,認為橘皮貯存時間太短其燥烈之性未除而副作用較大,而貯存數(shù)年后,其燥烈之性逐漸消失,不烈不燥,氣味純正濃郁,更適用于臨床治療?,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也證實,貯存3年以上的橘皮在理氣化痰的作用上優(yōu)于貯存1年的橘皮,說明古人提出“陳久者良”的觀點是正確的。
中醫(yī)藥學(xué)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特別適合于長夏濕熱邪氣困擾脾胃而引起的消化功能減弱,出現(xiàn)脘腹脹滿,食欲不振,不思飲食,口淡無味等癥狀的患者。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說:“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币馑际钦f,橘皮,其味苦所以具有理氣燥濕的作用,其味辛所以有升散的作用,而性溫和緩。橘皮能治百病,就是因為它具有理氣燥濕的功效。而且陳皮同補藥一起用則補虛,同泄藥一起用則泄實,同升散藥一起用則升散,同沉降藥一起用則沉降,是一味有多種治療用途的常用藥。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陳皮中含有揮發(fā)油、橙皮苷、果膠、黃酮類化合物、香豆精類化合物、甾醇類化合物、果膠及類胡蘿卜素等化學(xué)成分,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血清膽固醇,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抗胃腸,抑制腸道平滑肌痙攣及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有較好的作用。
陳皮食療大家學(xué)
陳皮粥
原料:陳皮10克,大米50克。
制法:將陳皮洗凈,切細,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入陳皮汁及清水適量,煮為稀粥食用。或?qū)㈥惼ぱ袨榧毮?,每?~5克,調(diào)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燥濕健脾,理氣化痰。適用于脾胃濕困,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痰多,胸膈滿悶等癥狀者。
陳皮雞
原料:雞1只(約500克),陳皮末15克,姜米2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雞去毛及內(nèi)臟等,剁成塊,加蔥、姜、料酒、精鹽、醬油拌勻,浸漬15分鐘。鍋置旺火上,注油燒至八成熱,投入蔥,姜炸至金黃色倒出,留底油15克,將干紅辣椒、花椒、陳皮末、雞塊等入鍋中煸炒,當(dāng)辣椒黃褐色時,將料酒、醬油、白糖調(diào)在一起入鍋內(nèi),再加入雞清湯,用小火烤干,加醋、雞精翻炒幾下,晾涼。
具有健脾理氣,滋補強身的功效,適用于低血壓,氣血虛弱,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癥。健康人食用,有滋補健身、防病延年作用。
健脾茶
原料:陳皮10克,厚樸10克,蒼術(shù)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代茶飲。
功效:燥濕健脾,行氣和胃。適用于長夏季節(jié)暑濕濁阻滯中焦(脾胃)而出現(xiàn)四肢沉重?zé)o力,精神困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舌苔厚膩,大便溏泄等癥狀者。
橘皮浴
將曬干的橘皮裝入布袋,放在洗浴水中浸泡,然后洗浴。又可使浴水清香誘人,出浴后心情舒暢,精神倍增,皮膚也有滑潤、舒適感。
家庭自制陳皮
將購買的成熟的橘子(指外皮的顏色為桔紅色或桔黃色,味道以甜酸為主,切不可用未成熟而呈青綠色的桔皮,此皮為青皮,藥效作用不同),用清水浸泡沖洗5~10分鐘,以洗凈果皮外的殘留農(nóng)藥,待干燥后剝開果皮,陰干。干燥后裝入兩層塑料袋中,放置家中的陰涼干燥處貯存3年以上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