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門漁民長壽。有一次,我同那里的麥發(fā)清、符大炎、陳日全等漁民在海戀園吃海鮮時,談起此話題。他們點起潭門超過百歲的人,競點不過來。潭門有一批百歲以上的老人,最長壽的是105歲。
潭門男人看旭日,女人晾明月,都是養(yǎng)生之道。這樣可以促進男的陽剛,女的媚柔。養(yǎng)生離不開日、月、氣、風(fēng),它們都是大自然的精華??葱袢眨娇丛侥昵?,看夕陽,看久了多了會衰老。有說八卦有助于人的生死、興衰,也是以日、月、時、辰對人類的影響作根據(jù)的。
潭門漁民常年在西沙打魚。西沙早晨,一團火球閃出,朝霞撒滿天際。過了一會兒,通紅的太陽涌起,鎮(zhèn)濤奪云,隨即,大海金黃,島礁金黃,魚蝦金黃,目不暇接的金箔撒向四面八方,云彩、波浪、海風(fēng)奔涌著縷縷金光。
漁民在西沙打魚,幾乎天天能看到此壯美的景色。懂得旭日能養(yǎng)生的人,每天早上坐在船頭看一個小時旭日,沒此習(xí)慣的,在打魚的過程中也能領(lǐng)受旭日的恩賜。
西沙熱天熱地,熱水熱風(fēng)熱太陽,陽光響叮當(dāng)民說,常曬太陽,身體上的晦氣、細菌都曬死了。
晾明月是潭門漁民養(yǎng)生的又一訣竅。西沙月夜美得很具特色;海風(fēng)掠過萬頃煙波,皎潔的明月升起,忘情地與霧靄交融,碧海連天,月色如洗。西沙空氣沒有灰塵雜質(zhì),在這里看月,月就像在你的頭上。漁民此時晾著大海的月色,是那樣的溫馨、慈祥,令人陶醉。月光瀉在臉上,海風(fēng)潤澤心扉,生命的永恒,萬物的靈性,似乎都得到詮釋。
潭門漁民還經(jīng)常在沙灘睡沙晾明月。清明過后,南風(fēng)徐來,蟬兒竟唱,吃過晚飯漁民們來到沙灘,用席子鋪成天然的“席夢思”,唱著“春曬紅,夏曬綠,秋曬金,冬曬玉,曬串珍珠做項鏈的歌謠”。晾明月,說大海,講故事。
看旭日,晾明月,看、晾出漁民海一樣的胸懷。他們說,咱有南?!般y行”極幸運,打魚雖然不能為人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圣人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但可以奔小康。要勤修德行,低調(diào)處世,清心寡欲,悟道識途。在潭門當(dāng)漁民,僅健康長壽這條就一萬個值得。
“兩沙伯”打魚歸來,每每看到兒女踩著摩托車上街,看著蓋起的鋼筋水泥樓房,眉宇大展。他們很滿足,很舒坦。知足,貧也是富:貪婪,富也是貧。有大地的滿足,才有萬物的生機有大海的滿足,才有波濤的壯觀有心理的滿足,才有人的灑脫和寬容。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海,心胸開闊,妙趣橫生:做人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端碗有干飯,舉筷有鮮魚,休閑有電視,走路有摩托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