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電影主題,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審美意象著乎,通過剖析影片《周漁的火車》運用的獨特的浪漫愛情表達和“苦情”審美技巧,透視影片所獨有的審美特色和內涵。
[關鍵詞] 《周漁的火車》 愛情 審美 “苦情”
當一首詩如同火柴一般劃燃了周漁的愛情時,火車便開始載著周漁的率性與欲望穿梭于三明與重陽之間;導演孫周用火車的錚嗚代替了小說中無聲的吶喊,周漁也從愛情的苛求者走向了愛情的化身,《周漁的火車》就這樣滿載著美好的愛情理想呼嘯啟程了。對于影片的定位,媒體認為它是一部唯美的愛情片,講述的是女性的感情歷程.愛情、女人與美似乎從來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浪漫的愛情是影片的主題,美是影片要力求達到的效果,而女人則是這兩者的詮釋者-可是,就在這些基本要素被努力建構起來的同時,它們又被自身所消解了。影片中周漁、愛情、美都處在一種曖昧的尷尬境地.最后,是周漁苦難的愛情經(jīng)歷,使影片中的“美”得到了升華?本文通過淺析《周漁的火車漣演繹愛情主題這個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尷尬以及苦難的浪漫,來看該影片的審美特色。
主題:愛情與濫情的共同體現(xiàn)
《周漁的火車》改編自北村的中篇小說《周漁的叫喊》。小說通過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展示了現(xiàn)代人的一種精神困境-北村以愛情作為陳述的手段,表達出人們內心沉重的苦難意識,讓人對周漁無聲的吶喊感到無以名狀的悲哀?《周漁的火車》則用愛情的主題代替了生存主題,用鋪天蓋地的浪漫代替了讓人窒息的苦悶。雖然高舉的也是愛情的旗幟,但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只探討一種愛情觀念,那就是從女性的視角去講述愛情,體驗愛情。愛情確實有著令人眩目的美,它可以左右一個女人的全部生命,女人需要在愛情中綻放自身的美麗,體現(xiàn)美的價值。女人對愛情無止境的渴求,正是影片主題的中心。
那么女人會如何對待愛情呢?孫周認為:“霧里看花,愛到最深的時候會是那樣的一種狀態(tài)?!睈矍榫褪请鼥V的狀態(tài),只依靠直覺,所以影片中周漁聽憑自己的感覺走,這種對愛的執(zhí)著無疑讓人欽佩。但是,她對愛情的感覺蓋過了其他所有的體驗,所以她的親情、友情、事業(yè)全都被掩藏了起來,她只為愛情而活。所有的故事(包括與張強的邂逅)都是圍繞她對陳清的愛的感覺而展開的。本應是“霧里看花”的朦朧愛情體驗在影片中卻成了周漁的精神鴉片。周漁的這種態(tài)度在某種程度上有濫情之嫌。愛情在她的世界中已經(jīng)泛濫成災,不可收拾,所以她只能聽之任之,最終無法自拔、愛情同時體現(xiàn)出濫情,這可算是影片主題的一大特點。
周漁:現(xiàn)代意識與傳統(tǒng)觀念的雙重演繹者
周漁是對愛情執(zhí)著追求的女性代表、孫周說過:“女人不象男人,對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清楚,她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總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歷練,這是我對女性的看法。”周漁具有的正是這種不惜代價、為愛癡狂的氣質,她兩地奔波,是為了要抓住愛情那種朦朧虛幻又令人著魔的感覺。在她身上有一種為愛情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充滿著現(xiàn)代女性獨立自我的氣息。她的執(zhí)著驅使她緊緊抓住了她所信仰的愛情,并懷著頂禮膜拜的心情小心翼翼地為它奉獻一切。她的自我、率性的性格讓她不在乎周圍的眼光,毅然堅持與平凡的陳清相愛?!皭矍樾枰松钌畹淖晕疑釛墸凰粍拥?,疲倦地浸浴在愛情之中;閉著眼睛,無名的,迷失了的浮沉在波浪之中,她感到遺失,不知道自己是誰,在一場暴風雨中被沖走,無盡的黑暗層層包圍過來……”周漁便是這樣,不能自已地深陷了愛情的泥淖、也許她愛的并不是陳清,而是愛情本身,她就是在為自己尋找愛情的感覺。她是一個懂得尋求自己所愛的新女性。這種義無返顧的堅決真讓人有些敬佩、周漁由于身處愛情夢幻之中而透露出奇特的芳香。
但是,這種對現(xiàn)代女性的美的建構卻并沒有成功。周漁在與陳清、張強交往中顯現(xiàn)出的仍舊是傳統(tǒng)女性的下位、周漁擁有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她完全無須如此徹底地依附在陳清這樣的人身上。反觀陳清,他對于周漁所做的一切似乎無動于衷,甚至還想逃避她的愛,他懦弱的本性在影片中表露無遺。可是面對這樣的男人,周漁始終擺脫不了傳統(tǒng)女性那種依靠男性而生存的稟性,依舊臣服在他的男性尊嚴之下,陳清只用一首普通的情詩,便使周漁把自己對男人無微不至、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所有女性美德都奉獻給了他,驅使她每周趕兩趟火車去看他,又傻傻地追尋仙湖的蹤跡,還把她珍藏的所有瓷器都送給他作為出詩集的資本。她是最大程度地隱藏了自我,來烘托著男人的幸福;同樣,周漁對張強本想顯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可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聽從張強那句“心里有就有,心里沒有就沒有”的話,總之,從周漁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傳統(tǒng)女人的依附男人的悲哀,以及她無力完美地保持著自己浪漫情懷的現(xiàn)實悲哀,盡管周漁有現(xiàn)代女性的外貌和裝飾,但是在根本上,她的選擇只是一個傳統(tǒng)女性的選擇,并沒有體現(xiàn)現(xiàn)代女性的特征。周漁的形象定位,只具有發(fā)黃的照片一般的舊式美,表面上建構起的現(xiàn)代美被逐漸地消解了。
意象群:“美”與“苦”的復合體
火車、詩歌、青瓷、仙湖,乃至輕盈的裙擺,激情的狂奔,女孩的袖舞……影片選取了一系列的象征體,營造出了浪漫的氣氛。無論是靜物還是動作,都遵循一個要求:美。
火車是美的主體意象。為了讓火車充分地表達出浪漫的情調,導演作了一番精心的安排:“本來這個故事可以放在地鐵里或者東站西站之間,可是我想讓故事浪漫起來,一下就想到藍天白云紅土地的云南和煙雨蒙蒙的重慶?!疖囈聛?,讓它去哪就得去哪……”可見,選擇火車體現(xiàn)出了影片精心策劃出的浪漫。不僅如此,火車在電影中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首先,火車是時代的象征,這就與舟船時代或汽車時代的愛情區(qū)分開來了。其次,火車站臺是男女主人公們訴說衷腸的場所,站臺上,陳清總拿著一朵玫瑰焦急地盼望著周漁的出現(xiàn)。也是在站臺上,周漁第一次邂逅了獸醫(yī)張強。周漁的愛情既在這里開始,也在這里終結。再次,火車是欲望的象征。每當電影出現(xiàn)了周漁和陳清的纏綿鏡頭時,火車便呼嘯而過,似乎在為周漁吶喊,最后,火車是周漁的心靈歸依,周漁說:“在火車上,我覺得總會發(fā)生點什么……”即使后來陳清離開了重陽,周漁還是不改每周坐火車的習慣、她已經(jīng)把在火車上的生活看作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梢姡疖囎鳛樽钪饕囊庀?,承載了影片中主要的美的內涵。
詩歌的力量讓周漁毫無反抗之力?!盀榱俗屇懵犚娢业脑挘珊兆淼那啻桑谖沂种校彳浀娜缤愕钠つw……”這首情詩如同一個預言,它不僅宣告了周漁和陳清愛情的開始,更預示了周漁后來許多一相情愿的行為的出現(xiàn)。詩歌的朗誦作為畫外音在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再配上小提琴伴奏,營造出濃厚的浪漫氣氛。
還有象征完美的青瓷,象征虛幻美的仙湖,象征堅定信念的狂奔等等,所有這些意象都配合著浪漫的愛情主題,建構起朦朧的美。
可是與此同時,這些美的意象又存在著曖昧的特征。火車是周漁愛情的象征,同時它也象征著時代的虛化?;疖嚨臅r代氣息并不明顯,因此它承載的愛情就沒有《開往春天的地鐵》那樣青春、時尚,也不如《花樣年華腕滿懷舊的小資情調,它傳達出的時代的審美意境是模糊的,而建立在此之上的美就成了徹底的虛幻之物而讓人不可把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火車、詩歌、青瓷等等,這些意象既是美的象征,同時也是“苦”的載體。如上文所說,周漁是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女性的雙重主體,她表現(xiàn)的是愛情的執(zhí)著,實際上經(jīng)歷得更多的卻是愛情的痛苦。她在戀愛中總是那樣憂愁、凄美。所以,火車把她帶到陳清身邊時,也把凄苦帶給了她詩歌在讓她感到愛情的震撼時,也把愛情的苦難帶給了她青瓷為她博得愛人的歡心的同時,也讓愛人開始逃避愛情沉重的壓力……所有這些,都在建構著周漁虛幻的苦情,而消解了浪漫的愛情??梢?,浪漫的意象群同時承載著愛情的“美”與“苦”,使得它們自身曖昧又模糊。
審美意蘊:苦澀柔情的勝利
由上可見,《周漁的火車》始終游走在炫目的愛情和觀念的俗套之間,這使影片的美總處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曖昧之中。正是這種主題和象征體在內涵上所表現(xiàn)出的雙重特性,構成了影片的特色,不過,這種美由于自身的尷尬卻反而讓人無從感動。真正達到了感人效果的因素,還在于影片將愛情最終歸宿在了“苦情”的結局上,眾所周知,在文學史上,苦情作為愛情作品中的一種演繹模式對作品的受眾(讀者或觀眾)一直都有著很大的感染作用。它通過傳達一種悲痛使作品的受眾產(chǎn)生悲傷的共鳴,宣泄出內心的悲劇心理,因而使作品的審美意蘊得到升華。在當代電影中,苦情的審美仍然受到很高的重視,戴錦華就認為“對現(xiàn)實苦難的背負與呈現(xiàn),成為某種女性生存的‘特權’;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尷尬與困窘,轉化為女性生命中的‘特色’?!斔K于渡盡劫波,苦盡甘來,觀眾才能獲取一份‘大酣暢’”。不難看出,《周漁的火車》也是如此的一種演繹模式。周漁作為現(xiàn)代新女性,信奉的仍然是“從一而終”的傳統(tǒng)固有的愛情觀念。這便使得她依舊愿意忍辱負重,承擔起所有的——現(xiàn)實生活的或者內心的——苦難,來成就愛情的美麗。她愿意追逐火車笨重的腳步,她愿意在火車的搖擺中來回踱步,她愿意為了陳清付出一切,不惜任何代價。她的奔波與勞碌讓她的男伴們十分不解,可是她卻喜歡這樣消耗自己,乃至在火車上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這種苦苦的追求最終竟沒有換來美好的結局——陳清與周漁陰陽相隔,周漁與張強又無疾而終——因而變成了一段苦澀的愛情。不同的是,周漁憑著她的執(zhí)著卻沒有苦盡甘來,于是她那份柔情便在觀眾心中永遠激蕩,而對于幼稚的愛情信仰、曖昧的浪漫氣氛也一并諒解了。也正是周漁承受一切所帶來的苦情效果,讓影片的審美效果落到了實處??嗲榈拿雷罱K解決了影片中的諸種尷尬與曖昧,讓人對它只有無限的憂傷與感動。
結語
總而言之,《周漁的火車》是在尷尬的浪漫和苦情的演繹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美的,這正是影片的主要審美特色,不過正如導演孫周所言,女人對于愛情本來就是不確定的,因此這樣看來,“曖昧”與“苦難”也許正是浪漫的表現(xiàn)信?!吨軡O的火車》帶著這種浪漫也成為了當代電影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